邬贺铨:我国物联网还没有预热 就开始长跑了(3)
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
《瞭望》:有人这样评价物联网的中国技术,说传感器还有RFID这个感知技术,以及产业高端的软件集成,这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在网络技术和产业能力方面,差距还不是很大。你怎么评价?
邬贺铨:物联网的网络部分并不是为物联网而建的,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并不需要专门建设通信网络,可以利用原有网。在通信技术方面,这几年华为、中兴等一批通信企业起来了,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跟国外的差距,相对其他的行业是缩小了。
但是在高端方面,我们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传感器我们高端的几乎没有。我们现在做一般的摄像头还可以,做测试温度的传感器可以,一些化学的传感器、高精度的陀螺仪,我们还依赖进口。
传感器为什么高端的没有呢?因为高端的专用传感器,市场规模不大,技术难度又比较高,一般企业是不愿意去做的,做完了没市场。美国的传感器做得不错,原因何在?美国是从军事应用先开始的。美国军用技术是不计成本的,军用承担了开发风险,再推到民用就能降低成本。
另外,我们的产、学、研、用结合不够。我们很多高校对一些关键的传感技术也有很多研究,但跟产业是脱节的,它的研究只在SCI论文上表现出来,而不能在实际的应用上表现出来。传感器本身是跨学科的,有物理、有化学、有各式各样的。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校跨学科研究的就很少,这跟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有关系,这也是我们的短板。还有,在高端软件集成这一块,也是这样。为什么呢?我们往往做IT的人软件做得不错,但是不懂行业的应用;行业的专业人才懂得自己行业的东西,又缺乏IT经验。
所以,物联网对我们的交叉学科,对我们的“产、学、研、用合作”,对我们的军民融合、寓军于民,都是一个挑战。
《瞭望》:关于行业标准这一块,你怎么看?
邬贺铨:物联网的行业标准是一个难题。有人说没标准,我说有很多标准。它的标准太乱太散。现在缺乏物联网的标准权威机构。国际上也一样。各自为政就导致这个标准不兼容,因此权威性不足,产业就很难上规模。这就是一个大问题。
物联网的标准化是一个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物联网是跨学科跨行业的,不像以前的标准其界线比较清楚,物联网的标准要么大家都不做,要么大家抢着做。现在谁都认为自己是物联网标准的主人,而不同行业的标准化机构之间的合作的气氛又不那么好。
《瞭望》:那现在迫切需要出台这个标准吗?
邬贺铨:标准的制订和出台之所以有障碍,是因为被各方面的利益所牵制。这里面既有技术问题,更多的还涉及利益格局问题。这涉及到体制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这比技术问题更难,需要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