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NEC正在开启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项目的重点实施

来源:《IT经理世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16 10:07 
核心提示:在中国,NEC正在开启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项目的重点实施。借助“十二五”规划的东风,依托在物联网、云计算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多年智慧城市建设经验,NEC相信一定能够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家已经在Computer & Communication领域屹立113年的典型ICT企业,NEC正在实现业务的扩展和区域的拓宽。在中国,NEC正在开启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项目的重点实施。借助“十二五”规划的东风,依托在物联网、云计算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多年智慧城市建设经验,NEC相信一定能够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一直秉承“实现人与地球友善的信息化社会”的理念,NEC是日本最早倡导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之一。

根据多年实践,NEC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安心舒适的居民生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共生,以及整个社会安全、高效、可持续地发展。另外,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必须因地制宜和因时而变,因为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通常会经历“初期的都市化?成熟期的效外化?衰退期的反都市化?再生期的再城市化”的变化,这要求智慧城市规划不是“在某一时间段设计最佳的城市”,而是要“提供能弹性应对未来变化的结构”。为应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变化,首先要实现对城市中“人、交通物流、信息、能源”四个层面的网络互连,以把握现况和预测变化;其次,通过建立集中的城市运营中心来管理变化,实现城市整体状况集中监视、城市状态的可视化、紧急情况的预警和通知、未来趋势预测等。

不难发现,多年以来各城市进行了大量信息化建设,但系统间缺乏关联,投入巨大却呈现不出最优化统筹运作的智慧城市的效果。

NEC构想的智慧城市建设,包括立足长远的战略规划,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及为决策者提供总体效果的透视图。NEC主张设立开放与可扩展的应用平台,使各应用系统逻辑有序,互联互通,从而让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一目了然。

独特优势与资源

经过多年积累,NEC在许多方面都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在日新月异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域,NEC的优势主要体现为:领先的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全面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优秀的项目交付能力。

首先,物联网领域,NEC能够全面涵盖传感、传输、处理等各重要层面。NEC传感器产品线极为丰富包括RFID标签、海底地震监测仪、高敏感度振动传感器、光纤温度测量、高感度影像感应器等,可为地震预测、火灾预防、高速公路和安防监测等提供丰富而实时的数据资源。例如,NEC的高感度视频监控传感器在全球领先,将这种传感器放在直升飞机上,即使在夜晚,也能捕捉到地面上车辆的车牌号码;NEC新推出的高敏感小型化振动传感器,其敏感度比现有产品高20倍,而成本仅为十分之一,可广泛地用于市政基础设备老化检测和各种便携式健康检测终端等。

传输方面,NEC特有的Openflow数据流控制技术对于数据流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进行高效交换和负载均衡,并与NEC的M2M、云计算的大数据流处理技术相结合,有效应对各种终端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带来的挑战。

第二,云计算方面,NEC 在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基础上,重点开发了针对“大数据”的并行流处理技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可通过数据大规模处理来为用户提供“动态、实时”的创新服务。(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