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给力2010:物联网RFID在概念与现实对接中走入新局面(3)

来源:RFID射频快报 作者:刘瑜 苏冠群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13 15:32 
核心提示:在智能交通领域,高速公路ETC车道的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目前, ETC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部分地区的省级区域和跨省区区域联网大趋势已经形成,并且向全国联网进军。比起人工收费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环境污染

在智能交通领域,高速公路ETC车道的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目前, ETC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部分地区的省级区域和跨省区区域联网大趋势已经形成,并且向全国联网进军。比起人工收费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环境污染、不使用现金交易避免找零麻烦是ETC的几点突出的优势,虽然在推行之初遭遇了一些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但是一系列积极新措施的实施从不同程度上减少了ETC推行的阻力。比较典型的几个措施包含:1.与银行合作,实现定额充值获免费ETC标签的优惠;2.为通行费用打出优惠价;3.依靠政府不断完善ETC硬件、软件和应用平台;4.ETC研发企业推出低价标签、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免费升级电子标签等,都在力求充分发挥出ETC的“智能化”效益。

在手机支付领域,一个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其迅猛的扩展势头。经专业咨询机构统计,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9.74亿元,用户规模达8250万人。而2010年,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8.45亿元,手机支付用户总数将突破1.5亿人。可见,我国手机支付已经借助物联网的平台大面积的打开了市场,进入了市场规模扩张的新阶段,得益于世博会和亚运会给予的应用契机,手机支付成了今年3G最热门的应用。

总结一下今年手机支付的几个特点:

1、 产业链参与力量合作促应用。目前,在手机支付产业链上包含了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银行、设备商、终端厂商和软件提供商等多股力量,合作模式多元化明显。移动各方“合”为贵,这既符合手机支付这个特定市场的需求,又对手机支付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运营商与银行的合作以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打了头阵,为手机支付的发展赢得了新资质;运营商与高校的合作绑定了稳固的手机支付用户群;运营商与交通行业的合作推进了交通信息化的发展;运营商与零售商的合作使“刷手机”购物这一方式渗透进入大众的消费生活;运营商与产业链上厂商的合作为SIM卡的制卡、POS机制造、手机支付平台和系统解决商家增加了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而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成立促成了更多手机支付的资源共享。无论哪种方式的合作,都利于手机支付开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

2、 技术标准之争趋于明朗。这一年中,手机支付形成了两大派系:中国移动联合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2.4GHz的RF-SIM技术和中国银联追随国际标准而成的13.56MHz的NFC方案,后者同时也被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支持。但标准之争明显不利于手机支付的发展,为此,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也积极投入到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之中。虽然现在政府方面的终极标准还没公布,但是“民间标准”在下半年有了新的突破,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电信运营商已就“手机支付的标准问题”进行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由中国移动牵头,将手机支付标准统一调整为“基于13.56MHz的、符合金融行业标准的技术标准”。标准的初步统一对扫清手机支付的发展障碍非常有利,对于时刻做两手准备的运营商和相关厂商来说也没有大的损失,方向找准了目标就更加清晰。

3、安全问题得到初步探索。安全问题是与手机支付推广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问题,也是消费者心中的一大隐患。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运营商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安全方案探索:中国移动提出改造SIM卡扩充SIM卡的安全功能。中国联通表示手机支付用户丢失手机后可以如同信用卡一样紧急挂失,在有效期限内将不承担损失。中国电信推出的翼支付业务采用电信3G手机终端结合成熟的13.56MHZ射频卡技术,安全系数较高。整体来看,物联网的发展将把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领域从传统的语音通信领域拓展到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这将大大增加通信的需求,手机支付这条产业链正在逐渐受益。

其他应用的新进展还包括RFID在医疗药品贴标方面迈出了步伐,RFID在美邦、成都食品溯源生鲜连锁店等零售业开始蠢动,RFID在学校恶性事件频发时为保护学生安全作出贡献,以及电力、资产、金融、智能卡等领域使RFID的应用范围逐年拓广。(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