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智慧城市建设“千城一面”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事业,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者,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在不断地思考研究中推进工作。
第一,顶层设计与问题导向并行。我们谋建智慧城市,希望通过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集成创新,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而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要素高度集聚、需求日益多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要具备跨学科视角和系统性思维。因此,战略、规划等顶层设计工作被我们作为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如何增强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如何处理好面向长远与立足当下的关系,我们认为就要坚持顶层设计与问题导向并行。有句话说:“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我们在谋划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就是要细致地分析问题、梳理需求,而后立足本城的问题与需求,谋划制定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样才能将谋划长远与解决当前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不至出现“千城一面”、“大而无当”的智慧城市规划。
第二,以制度创新为集成创新提供保障。智慧城市的提出,受益于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但作为城市发展的创新型战略选择,技术只是实现智慧城市理念的手段和工具,技术发挥成效的程度将主要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制度设计,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协调、信息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超越技术框架去谋划实践,以制度创新为驱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机制体制创新,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集成创新提供方向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催生一个新的智慧化的城市运行系统。
第三,从智慧城市的关键领域寻求突破。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层面众多,从实践操作上看,要在短时间内全面铺开并不科学,也不可行,需要找到关键领域,从中切入、寻求突破。这些关键领域必然是关系到智慧城市建设整体的基础性领域,或是连结建设各方面的关节性领域。从宁波现有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整合、重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及产业发展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关键性领域,亟须理清其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和联动机制。例如,构筑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为商业模式创新、平台经济发展创造环境;进行大数据布局,以数据的共享、挖掘、利用带动政府管理与服务创新;探索智慧城市应用与产业间的联动发展。将这些关键领域的关系图谱理顺,有助于我们最终构建起一个和谐可持续的“智慧城市生态圈”。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