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其他 >

预计乘车交费“一卡通”将离六安市民不再遥远

来源:搜狐焦点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1-15 12:31 
核心提示:为提高用卡安全,从明年1月1日起,六安各大银行全面推广发行金融IC卡。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六安中心支行的规划,未来,金融IC卡还将加载多种功能,逐步变身为集金融服务与便民支付于一体的“城市一卡通”。

为提高用卡安全,从明年1月1日起,六安各大银行全面推广发行金融IC卡。而根据之前央行制定的指导性方案,2015年起,全国银行金融IC卡将取代磁条卡。目前,虽然我市多家银行已经推出金融IC卡业务,但市民对于开办芯片卡却仍持观望态度。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六安中心支行的规划,未来,金融IC卡还将加载多种功能,逐步变身为集金融服务与便民支付于一体的“城市一卡通”,不但可以用于金融交易,还可以实现乘坐公交、交纳水电气等各种费用。

金融IC卡已经开始推广,对于市民来说,银行卡的安全性提升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配套设施有没有跟上,使用起来到底方便不方便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IC卡比磁条卡更安全,银行卡被克隆、盗刷的事件频频见诸于报端,引发了市民对于银行卡安全性的质疑。目前市民手中的银行卡绝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磁条卡,就是在卡片背后有一道磁条,里面记录了银行卡的编号、卡号。

“磁条有点像磁带,可以反复涂写,但也容易被读写,加密性差,很容易被复制。”资深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央行正在大力推广的芯片卡的确安全很多。而芯片卡的信息被写在芯片里,要读取或写入都要受到密钥的保护。

从技术和理论角度来说,现有磁条银行卡易被复制,升级为金融IC卡更加安全。与传统磁条卡相比,以芯片为介质的金融IC卡密钥方式较复杂,信息不易被复制和盗取。由此,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金融IC卡的应用工程。根据央行推广的时间表,从明年1月1日起,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都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市民大多持观望态度。

目前,中国银行率先在我市正式发行金融IC卡,截至10月底,发卡量约为2000张。昨日,记者来到建设银行位于长安南路上的一处营业网点,咨询金融IC卡办理的相关事宜。据工作人员介绍,前期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不过与普通磁条卡相比,金融IC卡在制卡上要更为复杂,市民要想真正拿到金融IC卡,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在办理费用上,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金融IC卡刚刚面世,尚处于推广期,费用上仍与办理磁条卡的收费保持一致。

市民李小姐说:“现在银行卡多关联水费、电费、信用卡还款、第三方存管等诸多项目,而换卡不同号,得重新办理很多手续,太麻烦。而且,用IC卡能不能在商场里的POS机刷卡还不知道,还是等一段时间看看吧。”

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对金融IC卡基本不了解,也没有主动去银行将现有的磁条卡换成金融IC卡的想法。“估计更换或申领这种卡需要交一定费用,只要不强制要求,我会选择再等等,实在不行再换IC卡。”市民吴先生表示。

刷卡终端改造已开始,为配合金融IC卡的推广,人行六安中心支行已经开始对银行卡终端消费设备进行改造。目前,六安辖区内有效的4438台POS机具改造按时完成,均能受理金融IC卡的刷卡消费。对于新增的POS机,人民银行六安中心支行要求一律使用能受理金融IC卡的机器。据人行六安中心支行会计科科长潘文森介绍,与传统磁条卡需要刷卡不同,金融IC卡只需类似于公交卡那样在机器上“靠”一下,即可完成交易,简单方便。同时技术上的先进也保障不会出现误刷的可能。

对于ATM机的改造,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邮储银行的ATM机已经率先改造完成,市民办理金融IC卡就能直接在ATM机上实现取存款、汇款、转账等业务。而根据之前央行发布的意见,到今年年底,要实现所有商业银行ATM机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

IC卡将变“城市一卡通”,除了与传统的磁条卡具有一样的金融交易功能外,金融IC卡还将加载便民支付等业务,变身成为“城市一卡通”。据潘文森介绍,目前,一些服务行业已经率先启用了芯片卡,但在安全性上,金融IC卡的规范要求更高。“在技术上,‘城市一卡通’与已经应用的芯片卡刷卡设备并无障碍,只需略加调整升级即可。”潘文森表示。

潘文森告诉记者,如果说金融IC卡的主营业务是金融服务的话,那么“城市一卡通”就是金融IC卡在便民服务上的拓展。“主要面向城市公共事业单位,如水、电、燃气的交费,乘坐公交刷卡等等”潘文森介绍说,“在城市一卡通正式普及后,我们会设立一些服务点,市民可以直接在这些服务点刷卡交费,不用跑远路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