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刘海涛新著:《物联网的感知社会论》(2)

来源:新华读书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0-14 16:16 
核心提示:他当即将此构想喻之为微系统信息网并申报了所里创新前沿课题,并很快获得了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40万元的创新课题经费。现在看来,发轫于12年前的这一创新探索,激励与支持是何等珍贵!于是,在所里一间僻

他当即将此构想喻之为“微系统信息网”并申报了所里创新前沿课题,并很快获得了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40万元的创新课题经费。现在看来,发轫于12年前的这一创新探索,激励与支持是何等珍贵!于是,在所里一间僻静的办公室,著者带领的课题组一头扎进探究物联网能‘干什么’与‘有什么用’的问题,被“感知”牵引一路追逐。在2000年著者课题组做出了第一套演示系统,留下了中国物联网最初的足迹。

而也是那时,在美国也有一批信息技术领域的学者们也在对这一的新领域进行探索,并称之为“Sensor Networks”。2000年美国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下一个世纪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才知道原来在国际上也有一批人与他同时在从事着同样的研究,与微系统信息网是同样的东西。而国际学术界把它叫做“传感网”,为了与国际上一致,也将微系统信息网改名叫做传感网,也即是现在公众传播中的物联网。

“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过程记录并证明我们和国际独立同步,而且是独立研发的历史。”著者回首间的感慨。

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有个问题一直伴随着。即: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相比,物联网即传感网究竟有着怎样本质上的不同?直到今天持有“物联网就是互联网加上传感器,是互联网的延伸”或“物与物通过互联网相连就是物联网”之类观点的大有人在。

众所周知,通信网,关注的是联通和传输,实现的是传输服务,是网络空间;互联网,关注的信息共享、存储在系统内的内容,实现的是信息内容的服务,被称为“共享帝国”,是信息空间。

而物联网,关注的客观物理世界、存在系统外的目标和事件,实现的是感知的服务,是物理空间。

计算机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体系进入智能化时代(第一次信息产业浪潮),通信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体系进入网络化时代(第二次信息产业浪潮),而物联网将推动信息技术体系进入全新的社会化时代(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无锡视察著者所领导的团队时并听取了团队科研工作汇报,著者提出的建设“感知中国”的理念、凝炼的“物物互联感知世界”的概念,受到总理高度肯定,当即表示建立“感知中国中心”。

同年11月3日,温总理在向首都科技界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重要讲话及12月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再次提到“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对团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人生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往事,是梦想;一部分是未来,是希望。“让人与万物沟通无障碍”,这是著者描绘的物联网的理想世界,这何尝不是人类社会的生活更加理想的世界。

对于中国产业发展的理想,著者有着生动的诠释。他认为中国结应该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形象符号:“我特别喜欢中国结:紧密相连有序交织,很像物联网。为了中国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我们像中国结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推进物联网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设计,编织最美好的中国结高高悬挂在国际物联网发展的天空。

如果只看见一个人走过的一两步路,就了解他整个的道路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看见了一个人走过的12年的道路,而说奠定了他整个人生路,应该是符合事实的客观。

对于著者而言:“我觉得我已经为我的生命找到了终极意义,我想用一生告诉世界——物联网是物理,是哲学,是社会。我这样理解物联网,并为之奋斗一生。”(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