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贸易创新打造大虹桥“智慧城市示范区”
100兆到户到办公室、1000兆到楼的光纤宽带接入;公共区域“无所不在”的免费无线网络覆盖;通过电子名片、网上洽谈,可以成为网上会展的一员……这些便捷、智能化的体验,将在未来的虹桥商务区一一实现。13日,由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咨询规划分院牵头的“建设‘智慧虹桥’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报告研讨会在沪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一个低碳、智能、高效、协同、创新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已在孕育之中。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在研讨会上表示,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浦西是上海城市发展的1.0版,浦东开发开放打造了上海城市发展的2.0版,那么目前虹桥商务区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可以称得上3.0版,而智慧城市是3.0版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随着虹桥商务区启动开发,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商务区的整体功能和环境,成为管理者、开发者和未来入驻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承载贸易、商务、交通枢纽等多元功能的“大虹桥”,如何打造“智慧城市示范区”?
专家强调,打造智慧虹桥的过程中,将突出“大虹桥”的独特之处,尤其是推动贸易方面的创新,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会展、智慧贸易和智慧商务服务平台,吸引新型商业商贸产业的集聚,加速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未来的“智慧虹桥”,将通过广泛分布的各种传感设备自动收集数据,商务区中的人、设施和物体能相互感知,打通各贸易及商务环节之间的障碍。公安、工商、税务、交通、海关、检验检疫、贸易、会展等各类信息资源将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对接,为商务区服务。
“智慧虹桥”蓝图规划,将划分为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贸易创新、交通体系构建、环保商务生活及城市管理的智能运作等六个主要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有序推进,虹桥商务区将成为可感、可控,独一无二的智能城区。虹桥商务区的总体规划开发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2015年为基础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在交通、低碳、政务等领域形成一定的智能应用突破;2016年―2020年为跨越期,全面推进应用,初步形成智慧城市的框架;2021年―2025年,“智慧虹桥”将迎来提升期,完备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和智能应用体系将实现,商务区的综合效能将充分凸显。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健表示,“虹桥商务区的建设不急于落项目,而是要做好科学规划,当智慧虹桥这样的区域形成后,整个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将得到逐步推进。”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