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国外物联网的发展动态
目前国际上对物联网的研究逐渐明朗起来,最典型的解决方案有欧美EPC系统和日本的UID系统等。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的支持下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概念.2003年11月1日Auto-ID中心更名为Auto-ID实验室,致力于自动识别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倡导为能够跨越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方案制定公共的标准.EPC系统使用了数据接口组件的方式解决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问题,用标准化的计算机语言来描述物品的信息.2003年9月Auto-ID中心发布的规范1.0版中将这个组件命名为PML(物品标识语言,PhysicalMarkup Language)Server.作为EPC系统中的信息服务关键组件,PML成为描述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统一标准.在其后的一年中,技术小组依照各个件的不同标准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修改了规范,于2004年9月发布了修订的EPC网络结构方案。EPCIS(EPC信息服务,EPC Information Service)代替了Ô来的PML Server.这个方案提出了EPCIS在EPC系统中的作用和具体功能。目前一些系统Ô型已¾建立起来,但是具体针对EPCIS的规范仍在制定中。
日本在电子标签方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实时嵌入式系统TRON,T-Engine是其中核心的体系架构.在T-Engine论坛领导下,UID Center(泛在识别中心,Ubiqui2tous ID Center)中心于2003年3月成立,具体负责研究和推广自动识别的核心技术,即在所有的物品上植入微型芯片,组建网络进行通信.UID得到日本政府¾济产业省和总务省以及大企业的支持.UID提出一种UID技术终端来支持用户和泛在识别计算机环境的通信,叫做泛在通讯器(UbiquitousCommunicator),简称UC.UC提供了多制式的通信接口以处理不同种标签和读写器的信息,无论是本地还是网络都可以通过嵌入式的接口连接UID信息把服务系统.由于涉及到很多重要领域和国家信息安全,很多国家都重视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希望提出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标准和物联网标准,不再像Internet那样主要由美国主导。
中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商品制造和出口量非常巨大,如果采用国外的识别体系和技术规范,则必须使用其中央数据库和解析服务器等相关设施,我国企业商业秘密就无从保护,给国家信息安全及¾济情报造成安全隐患.一旦国外的主服务器发生意外,我国的国民¾济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标签采用国外的标准,我国数百亿美元的电子标签产业中
最关键的核心部分:编码规则、传输Ð议、中央数据库等规则只能随之来制定,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将依附于国外.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我国不但每年要支付昂贵的专利费同时也很难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改.所以,确立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商品编码及网络管理制式标准非常重要。
物联网的建设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制定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和网络系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06年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联合编写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布,对RFID产业化和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中国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物流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我国的研究人员对物联网信息服务的研究较发达国家稍晚,在跟踪发达国家研究的同时已¾逐渐有了自己的创新.参与这方面研究的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Ð会、AIM China、复旦大学Auto-ID中国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及一些企业,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同时,有国内从事RFID研发的知名企业在2005年两会期间提交了《适应社会¾济发展需求,建立中国物流互联网工程》的提案,提出了开展中国物联网研究和规划的建议,目前有关部委领导已就此提案进行了考察和论证.一些刊物和网站成为物联网信息服务的讨论阵地。(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