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中国物联网产业逐渐开启全面应用时代

来源:北京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25 16:40 
核心提示:中国在6月份密集举行了三场有关物联网发展的活动,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说明中国在发展物联网方面开始加力。 6月1日工信部发布并实施了《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地球站管理办法 》,该办法对物联网行业安全制定了防范措施,规范物联网

中国在6月份密集举行了三场有关物联网发展的活动,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说明中国在发展物联网方面开始加力。

6月1日工信部发布并实施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地球站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物联网行业安全制定了防范措施,规范物联网市场竞争,理清了物联网未来发展应用的主要领域重点。

6月17日“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专门组织专家就如何推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实践与健康有序发展,带动工业和信息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等相关话题展开了探讨。

6月22日深圳市举办了“首届中国物联网经理人联盟交流会”,这次会议重点探讨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主要领域的应用。会议表示,深圳市政府已经制定了物联网产业行动计划,将在龙岗区和南山区各建立一个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园,目前已经开始了产业园建设的前期工作。

“物联网已经逐渐从‘空泛概念’变身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无形推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副院长全春来在“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说。

记者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获悉,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网络建设工作将于2012年一季度全面展开,2013年底完成。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视频监控这三个领域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中国物联网概念

中国关于物联网的研究是从1999年开始的,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只不过当时不叫物联网叫传感网。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中国业内开始将传感网改称物联网。

目前中国研究的物联网早已经超出了2005年ITU报告里所指的物联网的范围。2011年3月22正式成立的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是推进物联网发展的专门机构,根据该机构的资料显示。

在中国,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的资料显示,中国在物联网用途方面的研究主要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等多个领域。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先行者,中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的制定上有着广泛的参与。“与计算机、互联网产业不同,中国在‘物联网’领域享有国际话语权!”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