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揭晓
7月14日 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与ITT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九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今天在青岛揭晓。广东实验中学的廖梦迪、李剑雯、时诗雨三位同学凭借“基于物联网平台的城镇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自清洗系统的开发”发明,夺得总冠军,她们同时获得代表中国参加今年8月底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少年水科技发明比赛”总决赛资格。
据悉,今年的比赛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组委会在借鉴国内外知名青少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在组织形式上,大赛前组委会加强了对试点学校和重点项目指导老师的培训,组织了有关专家对优选项目进行论证和辅导,强化了对学生的引导和交流,使得优质项目的数量有了极大提升;在原有水科技发明比赛类基础上,为了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来,今年奖项设置增加了水环境知识调查类及水环境知识普及推广类,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往届颁奖活动在北京举办,组委会今年将颁奖大会在获奖项目最多的城市青岛举办,增加学习交流机会以及水科技考察,为宣传中学生水科技活动以及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的水科技参赛省份总共25个省,由地方宣教中心推荐审批共上报了400多个项目,其中来自21个省的同学获得了三等以上奖项。今年参赛项目的整体科学性、创新性以及可推广性都有显著的提升。参赛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身边水域所发现的水环境问题,积极探索,并找出解决方案。譬如今年活动特别奖的项目,他们从关心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安全性角度出发,经过翔实的科学调研,发现了二次饮用水供水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发明了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安全预警系统,这一发现已经很具前瞻性,另外他们所发明的预警设备经专家论证也是基本可行的。同时还有的项目紧密关注国际热点,譬如以日本发生的核泄漏导致的水污染问题,发明了怎么在核污染水域进行操作的机器人设备。这体现了我们学生既积极关心国际形势又对我国水环境安全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说明了我国青少年对水环境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少年水科技发明奖”是蜚声国际的中学生环保科研比赛,旨在鼓励和支持全球中学生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进行与水有关的科技发明。自2003年我国中学生参加这项比赛之后,9年间,共有来自全国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几十万中学生参赛,4000多名学生进入全国决赛。600多名学生进入最后总决赛。
2006年,我国中学生在“生态修复技术在漕溪河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中,将生态修复技术用于漕溪河流域进行实验,实现了增强河水自洁能力的预期,而目前这一技术治理方案已被有关部门采用,有效治理了整条河流黑臭水状况。而这一项目也于当年在瑞典举行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被授予了瑞典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科技发明奖最高奖。在此基础上,我国中学生又连续两年获得仅次于最高奖的特别奖,体现了我国青少年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科技创新的意识,获奖作品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良好的推广意义。
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是一项得到各级政府、民间团体、国际组织、媒体和学校等广泛支持的全国性比赛活动,已连续举办了9年。ITT公司作为这项赛事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与环保部宣教中心进行长期的务实合作,使之成为全国中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环保教育活动。不断完善的组织及项目的独特魅力使参加比赛的学生越来越多,参与的机构越来越广,包括国际水协(IWA)、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和国际知名机构陆续参与进来,各类媒体在赛事的宣传和普及上也倾注心血。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