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联网管窥:感知中国我们集结
2011年5月,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锋芒初试,其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工程”顺利通过了验收,该项目群包括物联网海量信息优化与融合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传感网新技术及其示范验证关键技术研究、多传感器集成与节点核心芯片研发、专用感知网络研发及其在边疆应用示范、运动物体与水环境监测相关传感器产品化开发、中国空气污染时空分布感知研究网络应用示范等六个项目。
创新旗帜高扬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指示,2009年11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筹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并由江苏省批准设立“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事业单位,同时中科院成立非法人机构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
“今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行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的陪同下,视察了我们在无锡新区正筹建中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我向她汇报说,我们现在虽然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物联网‘感知中国’这一关乎国家未来战略的大事,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就能马上奏效,她鼓励说:你们已经做得非常快了!”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
刘延东视察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亦即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省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当天,刘延东对中科院与江苏省、无锡市三方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大力推进“感知中国”自主创新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发展中心确立的“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服务国家经济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宗旨。对发展中心在核心技术创新、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也表示赞赏。
“现在我们所说的‘物联网’,其概念和内涵已远远超出以往的定义,涵盖了当初的物联网、传感网、电子标签、M2M等概念,是在传感、识别、接入网、无线通讯网、互联网、计算技术、信息处理和应用软件、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集成基础上的新发展。”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田静对告诉记者:无论是中央的领导,还是江苏省、无锡市,都对中科院这一“国家队”寄予了极大的厚望,中科院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组织了物联网科研方面的精兵强将,“自带干粮”奔赴、集结到了无锡,与过去十余年的知识创新相关研究成果衔接,将目前的各项工作落在实处,打好物联网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为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贡献。”(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