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环境下的智能卡应用(4)
3.3.2业务场景
3.3.3技术分析
3.3.4技术建议
1、实施方式:首先在SIM卡建立一个主安全域。应用提供方通过它所拥有的安全域来管理自己的应用,并使用安全域密钥向应用提供密码服务。各第三方应用提供商将应用提交至多应用管理平台,用户所订购的业务通过多应用管理平台进行下载与更新。应用的更新与密钥的下载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或者通过空中方式(GPRS)利用OTA服务器实现。若应用文件较大,手机需打开BIP通道。
2、原因:第三方这些安全域密钥与主安全域完全隔离,并且不受主安全域的控制。应用可以访问关联安全域提供的服务。通过使用这些服务,应用根据安全域提供的加密支持来确保个人化和运行时期间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工作于2.4G 的RF-SIM由于其为CPU卡,具有安全性高,不易产生信道拥塞的优点,在用于人群密集的封闭式环境具有一定优势。
结论
智能卡技术虽然已应用多年,其优点为可应用于各种行业并为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由于智能卡本身的成本较高,标准各一,且分装工艺等问题,所以一直得不到大面积的应用,如RFID技术便是由于其较高的成本仅在物流、贵重商品溯源等方面有所采用。物联网的兴起为智能卡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契机,也为智能卡的发展及应用开辟了道路。
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保密、安全性高,无接触磨损,寿命长、抗恶劣环境性能好、自动识别信息和批量读取等优势特性,随着物联网产业规模的扩大及应用的增多,RFID技术的广泛使用将使其成本降低,逐步应用于更多的行业。
物联网产业的推进将催生行业SIM卡的发展,其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与普通SIM卡相比将具备更多的特性,如更大的卡容量,更长的使用期,更多的擦写次数,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先进的材质及更安全的使用机制,具体的行业SIM卡特性需制定相关规范予以支撑。
近厂支付类SIM目前主要以13.56MHz的NFC技术为主,其由于能够实现模拟非接触式IC卡应用、点对点数据通讯功能、读卡机功能,且通讯距离较短,非常适合于近场支付类业务的应用。
JAVA卡的应用是未来智能卡发展的趋势之一,基于它人们可以通过一个手持终端实现缴费、门禁、考勤以及多种增值服务,并且多应用之间通过安全域技术实现密钥安全隔离。可以说,JAVA 卡的出现统一了智能卡的编程接口(API),统一了智能卡的编程语言(JAVA语言),为智能卡的更大范围的使用提供了基础,真正使智能卡行业成为一个统一标准的产业。
电信运营商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中与智能卡最紧密的一环,在物联网用智能卡研究方面,应在参考行业相关标准基础上提出相应规范和标准,积极投入推动物联网SIM卡的国际标准工作。在物联网用智能卡的生产方面,结合物联网行业对于行业SIM卡的要求,推动模块与卡一体化生产和管理,根据不同行业应用发展嵌入式SIM卡与终端,对物联网行业应用SIM卡制定相应的发卡、放号流程并规划号段管理,并且由于物联网SIM卡应用的特殊性应考虑其卡激活流程等内容。
传感器终端专用SIM卡对于数据保存时间要求会更长。普通SIM卡在手机里边平均保存时间是10年左右,在工业或者特种行业下保存时间更长,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高。另外还有擦写次数,物联网用的卡片和手机用的卡片不一样,平常的手机可以在每天开机、关机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正常的对SIM卡的擦写只是开关机的或者位置更换的时候;但是在机器领域,物联网领域,它的需求变化比较多,对擦写次数非常高。我们在现在一些行业反馈里边已经感受到,在这方面对SIM卡的质量需求也比较高。还有相应的速度,它的读取、以及异常探索。比如说在极高的温度下能够探测出来告诉SIM卡里边的软件。这里边包括对芯片的影响,包括对程序的设计都有影响。还有一种需求比较多,对分装工艺的影响,普通SIM卡分装工艺都采用PVC的材料,会有些不能满足当前工业级的要求。比如说抗震的要求,在车载方面,或者说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终端的卡片会不停的振动,会导致有些接触不良,抗震要求比较强烈。还有温度、湿度、抗静电等等方面都会有具体的要求。另外从安全角度来说,也会有对于防盗这方面的要求。曾出现过放在机器里的卡片被盗用出现在人通信中的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