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2011年物联网动物溯源应用将全面铺开(3)

来源:《计算机世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2 10:31 
核心提示:10亿耳标 RFID迎考 无线射频技术比二维码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突破关键技术,追溯体系才能够得以深入应用,中国物联网也才能真正起步快跑。 二维码畜禽标识的特点是密度高、容量大、成本低。不过,中国动物疫病预

10亿耳标 RFID迎考

无线射频技术比二维码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突破关键技术,追溯体系才能够得以深入应用,中国物联网也才能真正起步快跑。

二维码畜禽标识的特点是密度高、容量大、成本低。不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下一步打算是,提高信息新技术手段的利用,引用RFID无线射频标识技术逐步替代现有的二维码影像标识,以提高动物标识识读的便利性;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实际上,可追溯体系堪称目前全国物联网最切实的应用之一,今年,全国产地检疫动物83.2亿头/只,屠宰检疫动物43.4亿头/只,全国已经累计发放牲畜耳标18.49亿枚,耳标佩戴率接近70%。

朱长光介绍说,全国每年出生6亿多头猪、3亿多只羊、7000万?8000万头牛,全年新增的耳标需求就有近10亿,应用前景很广阔。几年前,由于RFID成本太高,进口一枚芯片将近3元,加上制造成本,一枚猪标要20多元,财政承担不起,因此退而求其次,采用了二维码影像,使耳标成本降低到一枚1角钱左右。

二维码虽然成本低,弊端却也不可忽视。朱长光分析说,首先,二维码是光学读取,受光线影响大,需要在太阳光线不足或光线过强时用正补光或负补光,非常麻烦;其次,二维码受距离影响,只能识别15?20厘米以内的距离,对于牲畜来说这是个难以克服的缺陷,毕竟,揪着猪耳朵进行识别难度太大;第三是读取时间问题,二维码要求静止2秒钟进行读取,这对固定物体很容易,可是对于牲畜来说,就很难做到;第四,二维码读取还要求试读设备和耳标之间的角度要垂直,不能倾斜太多;第五就是磨损问题,牲畜的耳标被污染或磨损是常有的事情,会造成信息无法读取。

这些问题如果要逐一解决,会极大地增加成本,例如现在一台识读器的售价在1700?1800元,如果要延长到读取50厘米的距离,识读器的成本会增加数倍。如果采用RFID作为耳标,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超高频芯片可以很轻易地实现50厘米到1米的识读,这个距离是畜牧行业应用的最佳距离。近年来,RFID的发展使其成本下降了许多,以一枚霍尼韦尔的超高频耳标为例,大概成本在10美分左右,封装后可以控制在一元以内。

超高频虽然在成本、读取距离等方面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在封装过程中却遇到一个难解的问题:注塑工艺要求严格,280度的高温容易使芯片受损,会造成读取不稳定,虽然在别的行业,可以直接把芯片镶嵌到卡中,不用经过注塑过程。但是在牲畜行业,存在许多特殊的应用场景,比如在黑龙江,冬天温度低至零下40度,塑料发脆,容易开焊;此外,牲畜间喜欢互相撕咬,很容易将耳标咬成两半,因此,芯片必须要进行一次成型的注塑。但目前,传统制造工艺还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朱长光感叹说:“我们目前正在组织技术攻关,希望本土厂商能够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否则,如果采用了国外的技术,又将是一笔昂贵的专利费。我们的刚性需求摆在这里,物联网的进步源自应用的推动,希望我们这样的行业需求能够让中国物联网真正起步快跑!”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