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3)
3.4 商品消费领域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个性化购买,排队等候时间缩短变为现实。消费者随时掌握所购买产品及其厂商的相关信息,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责任追溯。事实上,由于产品在生产之初直至消费者手中都经由实时的质量和数量追踪并依据情况做出补救,到消费者手中的残次产品几乎为零。这样,即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满意商品,对其人身和消费者信心不造成任何伤害,还可以防止残次产品因不及时或有效处理而对周围环境带来威胁。特别是有毒有害的危险品,随意的丢弃将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酿成巨大的损失。
4 基于物联网技术改进的应用展望
虽然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为保障物流安全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作为一项新的系统,它还存在着很多技术上的不成熟和设计缺陷:①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个人对RFID标签的读取和写入,甚至进行非法追踪、盗取货物或机密信息,以谋求利益或蓄意破坏;②FRID标签在安全机制不完善时,引起的识读器服务障碍。如RFID标签向邻近的阅读器发送信息、外界的频段干扰,使得阅读器不能稳定工作,甚至出现拒绝服务;③间谍或黑客的入侵。由于物联网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因此也会面临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隐患,企业的竞争对手可以从互联网上窃取其机密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还涉及到更多合作伙伴的相关利益,那么企业不仅仅自身要背负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因此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
笔者认为,只有技术上的不断改进,才能够使得物联网在物流安全保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RFID技术存在的问题对物流安全最大的威胁在于信息的泄露,这必定涉及到知识产权与隐私权的保护。只有不断地改进EPC/RFID技术,才能实现物联网的进一步拓展,从而给物流业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实时的发展途径,使其在健康有利的环境下获得飞跃式的发展。具体的措施如:根据需要,终止标签服务,即在商品完成交易进入消费环节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加密或写入终止指令,使得未授权阅读器无法识别RFID标签,进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对于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则可通过客户服务中心进行解码,待服务终止,恢复保护状态。
(2)互联网安全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作为物联网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对物流安全影响重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除了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基本措施之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技术加密通信渠道。
(3)针对蓄意盗取他人或企业数据的行为,应该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予以监督和控制。第一,任何一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在物联网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处理所有安全问题之前,它的应用必须局限在安全的可操作范围之内。在国外,已经有相关的法案出台来限制物联网的应用。第二,指定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那些借物联网技术现存的缺陷,从事非法活动谋求私利的个人或机构予以惩戒,有效遏制其再发生。为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而惠及物流行业甚至整个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