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广东首家开放式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中心揭牌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8 11:04 
核心提示:7月3日,广东首家开放式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中心中山大学金智慧物联网实验中心在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校区揭牌。该实验中心由广东金智慧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共同组建。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37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技术、传感网等相关专业。物联网实验

7月3日,广东首家开放式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中心“中山大学—金智慧物联网实验中心”在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校区揭牌。该实验中心由广东金智慧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共同组建。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37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技术、传感网等相关专业。物联网实验中心已成为高校物联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各高校实现物联网高级人才培养和提升管理的必要途径。

该物联网实验中心基于云计算整合模式,采用虚拟化全盘式组网,具有智慧型大脑中枢神经体系,应用端口模块化,架构基础通用标准化。可为物联网专业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创新以及专题等移动、开放式实训;融合中山大学所有实验室,提供数据挖掘、分析和处理等共享服务;也可为物联网公司进行应用方案研发与模拟测试。目前,开放了智慧照明监控系统平台、智慧资产定位与管理系统平台、智慧网络资源管理平台、智慧食品溯源追踪系统平台和综合感知实验箱系统平台。致力于促进广东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心将充分发挥其技术平台作用,发掘市场应用需求,促进技术转化应用,开拓技术应用领域,创建超前应用场景,研发创新技术,引领本省物联网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据参加“中山大学—金智慧物联网实验中心” 揭牌仪式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安全溯源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沈玉利透露,该实验室与广东省金智慧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目前正将食品安全溯源相关成果在蔬菜、饲料、生猪、粮食等产业逐步展开示范应用,并拟明年初将向全国推广。

沈玉利分析说,目前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食品生产、制造过程中, 行为人因利益驱动,在投入物的选择及用量上违背诚信道德而导致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二是由于管理上的疏漏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导致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三是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无法监控食品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因此,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食品在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诸环节的全过程关键控制点实时质量安全的体系建设。

该实验室目前构建了国家、省级食品安全控制平台,平台具有支撑省级以上食品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系统可以根据产业集群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生成企业级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企业级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具有全面感知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关键点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其构建的国家级食品安全控制平台与国际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挂接,横向挂接政府质检、工商部门;向下扩展形成省级,市级食品安全控制系统。省级、市级食品安全控制系统覆盖辖区食品与农产品相关企业。平台质量安全控制能力覆盖食品与农产品、药品等相关产业,摒弃了单一产品、单一系统的追溯及单一成品检测做法。一站式的管理模式使其具有国家或省级质量监控部门的权威性,国际化的标准满足食品与农产品出口的要求。

沈玉利表示,应用上述成果,政府可以有效监控产业集群整体成品质量情况以及某个企业食品生产、制造质量安全情况;食品生产、制造过程的实际数据与成品测试数据对比分析,追溯导致两者数据差异的责任到人;食品追溯到件、批。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