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安防行业把握“物联网”脉搏走出行业桎梏(2)

来源:慧聪安防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1 13:04 
核心提示:据报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多数打击兵器是靠战场感知行动临时传递的目标信息而实施对敌攻击的,甚至有人将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称为传感器战争。而物联网堪称信息化战场的宠儿,将为战场上带来新的电子眼和电子耳。与

据报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多数打击兵器是靠战场感知行动临时传递的目标信息而实施对敌攻击的,甚至有人将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称为“传感器战争”。而物联网堪称信息化战场的宠儿,将为战场上带来新的电子眼和电子耳。与当前美军传感器网相比,物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战场感知的精确化、系统化和智能化。可以把过去在战场上需要几小时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处理、传送和利用的目标信息,压缩到几分钟、几秒钟,甚至同步。它能够实现战场实时监控、目标定位、战场评估、核攻击和生物化学攻击的监测和搜索等功能。通过大规模节点部署有效避免侦察盲区,为火控和制导系统提供精确的目标定位信息。同时,其感知能力不会因某一节点的损坏而导致整个监测系统的崩溃,各汇聚节点将数据送至指挥部,最后融合来自各战场的数据形成完备的战场态势图。

在国内,也有一些系统是属于物联网应用。例如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实现的功能包括实时监控、车位状态、车辆引导、会员管理、设备管理、报表功能、软件设置等。实时监控所实现的是当读卡器探测到车辆出现时立即向计算机报告,并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各出入口车辆的卡号、状态、时间、日期、门和车主信息。这其实就是实现了车与车、车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物联,而这也是安防应用的重要领域。

由于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将安防纳入到了一个更大的范畴领域,因此这对安防行业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意义:一是更多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在安防平台上应用,增加了安防的内涵,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广泛部署的摄像头传递更多视频及以外的信息;二是物联网更强调数据应用,从安防的角度讲,智能化是最好的应用,如智能识别、报警联动、数据检索、指挥控制等。

视频监控作为现有安防产业的最重要领域,为“视频感知”这一物联网主要的技术难点打下一定技术和硬件等方面的基础。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也打破了传统视频监控固守的狭隘领域,一方面引入了更深层次、更高程度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起能够共享的管理平台,解决了各部门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另一方面物联网将使现有的安防监控系统上升到更为智能化的层面,无论从视频的采集、管理还是应用,都将通过智能技术更有效地进行处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使得视频监控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在未来,安防技术也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主流。

安防企业在物联网建设中需理性成长

安全防范产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必将有力地带动安防产业前进的步伐。有别于传统安防监控行业的功能及特点,物联网安防系统具有覆盖范围更广、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等特点。以现有的视频监控为例,物联网安防系统更倾向于视频的“感知”,在强大的网络支持平台基础上,它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定位,智能化的视频分析和处理,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为各种干扰造成的误报,可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人机对话功能等等。物联网在安防产业的应用大大弥补了传统安防产业各方面发展的不足,并促进了安防产业的迅速发展。

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为安防行业走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并将从技术、市场、应用等多角度带动安防产业的迅速增长,对安防产业的发展从各方面来看都是积极的、具有推动作用的。而作为安防行业的重要应用,对视频监控领域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视频监控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升级,反之也为物联网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提供了保障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防对物联网的作用虽然如此重要,但是安防不等于物联网。现有的安防系统不一定就能顺利晋升物联网安防。物联网的核心是知和用。安防要满足物联网感知的需求,还必须要做多方面创新,不创新无法在物联网中得到深入和广泛应用。安防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第一是技术创新。要实现视频的智能识别,智能分析和智能检索;第二是方案创新。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应用部分,安防技术一定要与其他传感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机及存储技术的融合,云存储、云计算也要根据物联网的应用做一些顶层设计;第三是软件平台创新。实现多接入;数据整合分析和呈现;能够提供分析实现事件的前移,能够起到预警,早发现,早处理,降低风险,甚至可以通过研判,提供一些预案;第四是应用创新。实现安防与其他信息子系统的融合,实现新的应用。

物联网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项目是一个大型、综合性极强的城市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而且,城市物联网建设是非常大的一盘棋,项目对参与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非常高。能做城市物联网项目的企业一定是那些综合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应用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具有大型项目集成能力、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因而,现有的安防企业也需要顺势而动,蜕变新生。对于大多数安防企业来说,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掘金物联网机会的问题,而是自身的成长是否与物联网建设需要相匹配的问题。 因此,安防企业在物联网大潮中还需理性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