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报考物联网工程专业须谨慎

来源:自动识别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9 13:41 
核心提示: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教育部在《 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 》(教高[2010]7号)文件中,批准该专业在少数高校试点设置。2010年7月20日,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2011年全国各高校140个

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教育部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2010]7号)文件中,批准该专业在少数高校试点设置。2010年7月20日,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2011年全国各高校140个本科新专业详细名单,其中“物联网工程”专业占据30个。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政府、企业和群众的热情期盼中,终于在2011年开始招收新生。物联网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的教学课程里,不但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巨大体现,也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及时反映的重大举措。但是,高校应不是一哄而上,赶时髦。目前正值今年高考考生报考志愿的时候,考生选报物联网工程专业须特别谨慎。

就目前情况看,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物联网产业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精通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人才。物联网目前属于新兴产业,中国高校刚刚开始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各学校筹建、设立物联网专业,从各方面渠道的信息看,似乎所想传授的知识五花八门,有侧重传感的,有侧重通讯的,有侧重网络的,有侧重软件的,有侧重某项应用领域的,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没有相对统一的方向。物联网不应是一个传统形式本科专业,像现实中很多领域一样,它有广泛的需求,且孕育着极大的机会,但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属于跨学科的,需要多方面的基础及专业知识作为铺垫。听起来有些“玄”,腾“云”驾“物”是在媒体上看到的最经典的描述。总之,我觉得,如果是培养一个技术类的研发人员,是传感、通讯、网络、软件相关学科专业的重点方向,如果是培养一个应用类的技术人员,不需要特别的传授什么“物联网”的专业知识,而是用已有的基础学科知识,围绕重点实践即可,重要的是体验和理解,因为未来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未来各高校培养出来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的总体水平,笔者不甘妄自推断,对4年后和N年以后学生的就业去向也不能预测,只是想起了十年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起和后来的命运,觉得至少这个开始是有惊人的形似,至于物联网专业未来的发展是不是会走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老路,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准备报考物联网专业的考生不妨好好研究一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轨迹,选准自己的方向,未雨绸缪,未来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建议即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也反思一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情况,为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人才,最终才能不辱使命。

教育部于2001年首次批准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开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招生,目前已有300多所本科院校、近千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招生。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多达1万人以上。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很抢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北京2005年的人才需求调查中,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很明显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本文最后罗列一些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专家观点,希望引起考生和高校的注意,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电子商务专业招生过多,而课程设置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许多教材空洞且远离电子商务实际应用,大多数教师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如果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而不能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长的话,几乎可以肯定这些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是没有竞争优势的:论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相比;论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知识,又不如相关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广。”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电子商务培养方向定位模糊;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落后;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设施不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未能很好对接;理论与实践脱节……。”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