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区域物联网加密传输系统”通过国密局审批
日前,由北京兵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区域物联网加密传输系统”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审批(批准型号为“sjt1101区域物联网加密传输系统”),获准正式在物联网领域应用。这是我国首个获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享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于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密码产品。
该系统由安全传感器终端、密码机、接警处理中心等安全设备组成。其中,安全传感器终端主要用于对“物”的感知,利用安全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外网),将经过身份认证的、真实可靠的信息加密上传至密码机,密码机解密后,通过政府网络(内网),将感知信息上报至接警处理中心,接警处理中心及时识别信息真伪,显示报警种类(环境检测、污水测量、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医疗、危险品检测、危险气体检测、火灾等等),并分别通知相关管理单位。整个过程都在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密码体制下运行,未经认证许可的信息无法进入系统,从而有效杜绝了黑客入侵、病毒攻击等造成的虚假信息,保证了物联网信息感知的可靠和传输的安全。
该系统根据物联网终端及网络设备的具体特点,在访问控制、传输安全、密钥管理、安全策略等多层次上,综合集成了身份认证、地址绑定、接入控制、密钥分发更换、应用过滤等安全措施,用以提高物联网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针对物联网环境下IP信道的流量特点,增强了大批量并发会话连接的处理性能,对小数据包具备高速并发处理能力。
作为新兴产业,物联网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黑客入侵、病毒攻击等导致的数据篡改、情况误报等,轻则以假乱真,虚警错情不断,致使管理部门无法判断真伪;重则由于真假难辨,丧失最佳抢险时机,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国家信息安全专家刘平指出:“没有安全机制的物联网,就像没有警卫的库房,管理者、使用者和偷盗者同时可入,合法使用与非法窃取同步实施,等领导者反应过来时,已是物去库空,悔之晚矣。” “从表面上看,物联网的应用是行业性的,但其一旦出现问题,结果却是全局性的。无论是污水测量、智能交通、智能医疗,还是危险品检测、灾害监测,一旦遭到恶意攻击,都会涉及生命财产的损失。”可见安全体制、机制在物联网中的重要。该系统的问世,从根本上解决了物联网“有网无安”的问题,使这一忧虑成为过去。
该系统受到国家信息安全专家和密码专家的一致好评,称其首次提出和创建了物联网安全模式,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对我国物联网发展和物联网安全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