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辺史朗:日立在物联网领域的工作推进(2)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与中国非常著名的一些大学、机构进行联合研发。在中国是跟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在上海是与交大和复旦大学一起进行研发。这当中确立了几个物联网的研究课题。在中国的研究课题里不能够完全照搬日本的做法,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研发完全按照中国的需求来进行。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在中国研究物联网的状况。物联网是实现中国社会基础设施(电力、社会产业、交通等)与高度信息处理系统相融合的技术。因此我们与物联网相联合,建立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是这样一个定位。
主要是智能交通研究比较多,探测车系统,通过选择最合理的行使路线,将车途所需要的时间减少20%,避免减少堵塞。这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环境非常有利的一项技术。
用这节能效果即时方式,使用于中国通信基础设施,以及能耗一线与节能中心之间的高信赖通信方式。我们通过节能中心来进行监测,通过中国通信基础设施来进行实施,进行大规模的监测,是这样一个系统。
另外,在智能电网领域里,大家知道智能电网主要是为了确保电力质量和服务可靠性,另外可以确保可再生资源在电网接入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谈一下物联网在日本国内我们有哪些举措。在日本国内是泛网,这也是政府的项目。2004年开始的。大家看一下的是Hibiki项目,这个项目从04年8月份开始,目标是为了实现电子标签低价格的开发。我们作为核心企业来参与到项目中。
完成这个项目以后还参加了一个Secure项目,对各个行业采取一个新的技术来解决技术的问题。
另外日本RFID技术适用主要动向我介绍一下,主要是在家电和零售物流、汽车行业应用得比较多。现在我们业务进行了一些实验,产品化实施过程当中。非常简单,我介绍一些例子,这是物流业,国际物流航空业务的追踪。在日本的机场搬进货物,一直运送到国外的机场中,通过自动读取货物的位置来使工作效率提高。这是我们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例子,运用温度感应标签来进行鲜鱼追踪实验。在运输鲜鱼过程当中在货箱上有一个温度信息的读取。以及对原材料产品位置进行管理,及时地显示位置,通过这样一个研究项目大幅提高了生产管理和运用效率。原材料半成品的堆放场所比较分散,还有管理繁杂等问题。
看一下日本的泛在网,04年开始的,进行了高度的应用,刚才介绍了一下具体的应用项目。中国09年温家宝总理亲自发表了要在中国发展物联网的宣誓。还有面向智能城市的构建,中国物联网是这样的定位。
上午发表当中谈到了一个垂直式和横向结合的发展方向,我想构建中国的物联网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这跟日本的物联网发展方式有着不同。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物联网的发展方向来看我认为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物联网,在中国基础设施同时进行者,比如电网系统上,特高压电的输电和智能电网好像在同时进行,或者是在铁路系统,高铁和智能铁路,这些也在同时进行。另外还有物联网在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已经把智能化作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电力单方向地向需求者提供,单方向的发展。我想物联网应用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所以物联网可以通过需求者来向社会基础设施提出一些要求来延伸出双方向的流程,这是物联网的特色。比如电力来看,通过电力选择,或者是循环水,也就是每次使用时需求者可以自己来选择,还有通过物联网来实现双方向的流程。
可以随时掌握状况的时时感知。还有与互联网之间的差别,一个是规模比较大,传感终端不具备信息处理功能,而要求网络实现智能化。应用层存在各式各样的课题,作为我们研究所来说我认为物联网构建在中国中非常有价值,是值得做的一项工作。
最后有两页资料,就是日立规划物联网的过程。我总结一下,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基础设施就像这张图示一样,可以通过物联网来实现融合,进行管理、处理。面向中国社会基础设施的系统。反方向来说需要不断地整合物联网,实现智能化。这是我们考虑的中国物联网构建。
最后谈一下我们的项目。我们日立参与中国生态城的建设。比如中国和新加坡有一个天津生态城的建设,需要我们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我们也参与到了项目当中。HEM(谐音),还有CNS(谐音),智能电网等等内容。,在生态城当中物联网进行着各种实验。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