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ID实验室:物联网时代的供应链管理
6月1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隆重召开。赛迪网作为特约战略合作媒体将对此次会议进行全方位现场直播。
以下是美国Auto—ID实验室Edmund William Schuster在展览会上的演讲实录:
Edmund William Schuster:我今天话题是物联网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在开始讲之前首先感谢这个活动的赞助方,另外也想感谢我的一些朋友,来自于Auto—ID实验室的同仁们,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做演讲。
我们2000年开始就有这样的研究,也很高兴在过去几年当中发现技术有着长足的变化。虽然目前在自动化Auto—ID方面有很多挑战,但我坚信这些挑战一定会战胜,并且能够对社会做出很多的贡献。我对于中国的古代哲学非常有兴趣,其中有一句来自于孔子的名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要有动手能力,把学到的东西变成实际的东西,也就是说把实验室的成绩运用到现实当中。
接下来75年我们力量重点放在建立产业上,未来75年就是要建立更美好的星球,也就是说食品供应链、水的净化体系等等,能够让我们全球人民生活质量比现在更加有所提高。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愿景,同时也非常符合我们一贯的想法。我们对物联网的愿景就是希望能够有这样的成果。接下来稍微介绍一下MIT的理念,以及我们所做的工具。
一起来了解MIT所持有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在过去这些年当中行业里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们麻省理工大学的生产力实验室一开始研究一些单件流,我们知道美国制造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以现在MIT这个实验室就做物联网,做一些纳米的生产技术,或者可以叫做先进的制造技术,这是我们实验的工作重点。我们也是一个集聚着工程师的中心,他们做着很多的调查和研究。实验室研究各个方面,包括刚才提到的纳米方面,还有一些宏观的技术。生物技术等,最后到生态技术,生态的一些工程技术。我们并不是非常传统地研究机械制造方面的实验室,而是研究更加先进技术的实验室。
现在工作重点来看包括再生能源,实际上系里有两个研究工作小组都是研究太阳能的方面,还有微观和纳米制造。比如包括燃料等等。另外一大块工作是制造系统和IT技术,以及泛在计算、供应链的分析和物联网。IT制造实验室的理念来看实际上就是要注重创新和创造。致力于打造更好的环境。给到大家一个数据。现在实验室里有150多位的教授专家。教授级别有15位,另外还有20位像我这样的研究员,以及1百多位学生。很多学生大概在博士的第4、第5年这样。
另外还有一个实验室叫现场智能实验室。我刚才介绍到一个基本的研究方向——泛在计算。它指的是桌面后时代的人机互动。在这边我们试图把信息加工和每天所遇到的物体,以及活动整合起来。这是非常率先的一个研究,在其他大学也开始类似于这样的研究。Auto—ID的实验室由一个教授创办,今天也顺带捎来他的问候。一上来主要是推广RFID的视频识别技术,与各大高等院校来发展实验室的网络,比如跟上海的复旦有合作,还有英国的剑桥大学等都有实验室的网络合作。与他们一起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合作进行研发RFID方面的技术。
在RFID实验室平时会做什么工作?几年前,大概是09年我们做了一个RFID和物联网方面的项目。它实际上是一个机器人,为什么要研发这个机器人,就是让图书馆去跟踪图书,发现这个图书馆有很多的书没法好好地跟踪,所以每天晚上可以把机器人放在图书馆里,另外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跟踪到书籍在库的情况。这种开发可以放在零售行业里使用,可以把机器人和RFID技术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我们对图书馆的书库进行很好地管理。
另外除了RFID以外,还做别的项目。在美国大家知道医疗方面支出非常大,特别是针对于老年人的支出,所以希望能够降低整个医疗体系的费用,提高花钱的效率。所以在美国各大实验室里有一个研究重点就是怎么样来提高医疗体系的效率,特别是像医院的药品供应,以及家庭医疗物品的供应,包括智能药柜等等。除此以外还有重工业方面的研究,比如资产管理、零部件跟踪,无线传感等等。我认为这是物联网比较领先的研究领域。因为重工业有很多资产、机器设备,价格比较高,所以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一下。
现在还有很多与环保相关的项目,包括循环利用等,以及其他的技术。中国特别希望研究RFID在交通中的应用。现在日常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就是全球石油的使用量快接近高峰了,可能在5年时间里我们石油产量将会达到它的峰值,石油产量将会逐渐地进行下滑,但全世界对石油的依赖依然会继续增加,比如美国三分之一石油用在交通系统中,如果能够用物联网信息,以及RFID的技术去更好地协调交通系统,以及大力地促进其他非石油出行和交通方式的话,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的能源。
另外还有一个话题,建筑管理,以及如何管理建筑物的加热,或者其他一些控制。我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看到物联网在诸多领域当中都会有广泛的应用,接下来5到10年里会进入到一个持续的能源危机中。还有一个基于基础设施的力量,什么地方有创新?在每一个学术学科的交界面上经常会有很好的创新机会。我观念来看:研究非常重要。有时候看不到很好的应用,主要是因为情况变了,所以我们要尽量地来交叉这些学科,从而才能够找到以前没有想到的新的创新机遇。
下面讲一下RFID技术方面和物联网方面非常重要的技术。首先以RFID标签来作为传感器。除了供应链、材料科学以外,现在有很多研究都围绕着传感器来开展,这是一个热门的课题。我认为传感器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到我们很多,去更好地协调社会的信息,以及可以更好地来帮助我们节约能源,所以我们用的一个原则是将物理参数的变化进行图示,同时也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RFID和码的应用。就是用RFID标签作为传感器的话,首先它的成本非常低,这样就可以打造一个比较普遍的传感器网络,而且也不用花费太多的成本。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标准在,可能还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协议。另外,还可以应用现在RFID的硬件设施,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就行了。同时还可以维持好信息关键技术的传递。
刚才说到非常便宜的,或者成本不是很高RFID标签天线来作为传感,还有传统的传感器。RFID标签天线传感器有很多的好处,特别是在四大方面。一,桥梁的错位位移方面。二,温度。三,EM辐射。四,不同液体的储藏罐使用。四大方面应用可以用一个简单的RFID标签传感器。我们为此发表了很多论文,以及美国很多学校都有很多在重要领域当中的研究,相信这个话题在未来几年会变得很热。
另外还有一些应用,包括冷链的管理,基础设施的资产管理,还有刚才讲到液体表面的传感,以及裂缝的侦测等等。这里涉及的理念是低成本,非常简单,只有10个“贝特”(谐音),一般要1百个。而且用的是一种综合的方法来使得这个系统能够运作。刚才给大家介绍实验室做的项目。
接下来想讲一下农业的供应链,以及在相关方面的活动。在这里基本上想做三件事情:感应、推断、实际行动。(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