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利用物联网技术美化市容
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北京石景山区围绕“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总体目标,秉承“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工作主线,传承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60周年国庆的服务保障经验,紧抓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和整建制农转居的良好机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到48.56%,人均绿地面积106。42平方米,居城六区第一,获得“国家卫生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年,该区按照“出标准、灭死角、落责任、提水平”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首都城市环境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动员部署大会”精神,结合石景山区的具体实际,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创新机制完善标准为工作抓手,以落实责任破解难题为工作重点,以提升水平服务民生为价值取向,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条件,伴随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如今的石景山区已真正成为一座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绿色生态城区。
量化环境管理标准
推进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建立完善一套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标准是引领工作的风向标和评判工作成效的参照系。为此,石景山区强化标准机制建设,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环境建设标准。依据市、区“十二五”环境规划,起草《石景山区精细管理美化市容五年行动规划纲要》。针对环卫作业、园林绿地和施工工地管理等15项工作,分别细化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质量标准和费用标准,量化到作业时点、污染物停留时间、应急处置时间和作业定额等,做到标准、质量、经费三统一。
科学分级,全面实行等级管理标准。针对区域不同特点,将石景山路等22条重点大街和石景山游乐场等6个重点区域列为一级严控区,一般建成区、居住生活区列为二级管控区,衙门口、五里坨、老古城等城乡结合部及待拆迁地区列为三级一般管控区,分别实施不同的管控标准。重点大街、重点区域道路污染物停留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绿地内白色污染及树挂应急清理时限30分钟以内,施工工地实施五个100%控制指标。
强化监督,严格落实考核评价标准。2010年,该区出台了《石景山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今年,又制定了《石景山区环境卫生考评工作实施方案》,从履职效能、重点任务、日常检查等方面对16个环境卫生相关单位实施考核,构建了以管理为主体、以作业为基础、以执法为保障、以评价为手段的环境卫生综合考评体系。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推进工作机制的制度化,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石景山区推行“属地管理六位一体”和“环境责任网格定位”两个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街道的统筹协调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属地管理六位一体”机制,就是充分整合街道城管干部、相关政府部门、环卫保洁员、城市管理监督员、城管执法队员、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做到街道管理统筹到位、相关部门责任到位、环卫保洁作业到位、环境卫生监督到位、城管执法查处到位、社会单位落实到位。石景山区在街道层面建立地区环境建设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社会单位和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参加其中,履行议事协商、组织协调的工作职责,承担辖区城市环境建设属地统筹任务。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做到一般问题的解决不出属地,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率、低成本、多元化、可持续,是对城市环境高位协调机制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扁平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环境责任网格定位”机制,就是发挥网格管理优势,以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万米单元网格为依托,开发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信息系统,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将环卫、园林绿化、水务、铁路、工地等责任区的四至范围划分清楚,完善和落实各相关单位在责任区内定岗、定责、定人、定点、定时的管理体系。对环卫承担的707万平方米保洁范围、园林管理的560万平方米绿地、153个物业小区、76个在施工地和拆迁项目、100个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点、3079个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等分类建立台账,标图定位。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3G移动视频技术,强化市容环境部件、事件的监督和处置,建立环卫数字指挥调度管理系统,为231台环卫车辆安装GPS设备,实现实时监控、综合调度和信息化管理,提升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推行“属地管理六位一体”和“环境责任网格定位”两个机制,明确街道属地的统筹职责,明确职能部门的专业职责,明确社会单位的基本职责,明确街道保洁的兜底职责,明确志愿队伍的补缺职责,实现城市环境管理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多层次的无缝隙对接。(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