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演讲(2)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5 15:53 
核心提示:这是从联盟从成立以来基本的状况,当然,如果说ZigBee联盟已经成立十年,已经是一个少年的话,我们中关村的物联网的联盟,还只是一个小的幼儿,婴幼儿的阶段,所以怎么样去发展产业,我们还是需要有更多的需要去学

这是从联盟从成立以来基本的状况,当然,如果说ZigBee联盟已经成立十年,已经是一个少年的话,我们中关村的物联网的联盟,还只是一个小的幼儿,婴幼儿的阶段,所以怎么样去发展产业,我们还是需要有更多的需要去学习ZigBee联盟相关的经验。

中关村的物联网的产业,因为今天有国外的来宾,我们中国用的IOT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大的混合的概念,中国的互联网概念里面,基本上涵盖了这样的一些概念领域,比如说FID,还有传感网部分,还有在电信运营商里面M2M的领域,还有我们国家工信部一直倡导的就是“两化融合”的部分,还有类似于像IBM提出来了智慧地球的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所以物联网不像ZigBee一样,说一中国的物联网在技术上是一个集成创新的理念,在领域的问题上,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些领域混合起来的一些概念。

在这样的领域之下,在中关村我们感到“感、传、制、用”这四个环节上面,我们基本上具备的相对完备的物联网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在感知的部分我们有做芯片的有做FID的还有定位的,也包括GPS还有我们中国自主产权的北斗的,还有一些设备。另外在传输的部分,我们有运营商既包括传统的电运营商,也包括有线电视的一种新兴的运营商。另外,智能的处理部分,这个部分包括一些基础软件、控制平台和软件等等的,另外在应用方面,我们的应用软件方面针对于应用的服务。

我们在研究物联网的时候,我们特别又增加了两层,我们把运营和服务的部分,又增加的政府研究的标准,主要想的是在物联网的市场将来在运营服务的市场,将会是物联网非常可观的一个增长的空间。这是在各个环节的部分,我们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产业链的状况。当然对全国和国际来比较,我们应该说在中关村整个的产业链方面,我们在应用的部分,应该是在全国来讲是领先的,但是我们还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同时我们在传感器的器件部分,特别是高端的集成的传感器帮助是我们的国内包括中关村来讲,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在针对于物联网国内的市场,我们基本上是分成了三个大的市场:

一类就是面向于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的市场。

二是面向于行业应用的市场。

三是面对于公众消费的市场。

针对这些领域,我们有相对成型的解决方案,在去年我们基本上针对于这13项细分应用的市场,我们去年在全国接的超过百万的项目是将近100多项大的项目,这个里面包括我们在国内安全矿山的项目,比如说广东省应急平的项目。等等的,这都是我们中关村联盟相关的企业去承接的。针对这三个细分市场,在国内发展的状况十以上是不一样,特别是在“十二五”的阶段,是政府在主导努力推进这个市场的,比如说北京今年的物联网的示范工程就是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这样的一个1+1+8这样的一个工程,这个工程正在招标,这个是投资要接近十个亿人民币这样的一个市场,这也是在全国范围来讲,是最大的一个项目。从北京的产业政策来讲,是以应急安全这样的一个示范工程来带动带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其他示范应用的一个推进。整体上给了一个名字叫“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还有一个方面是在技术创新和研究方面的进展,这个里面刚才讲到了,物联网是多个领域理念概念这样的一个混合的产业领域,所以我们的成员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自己不同的特长。(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