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十二五无锡高新区聚焦物联网
曾走过18年辉煌创业之路的无锡高新区正面临一个全新的起点——建设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明确的定位是无锡高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抉择,更是处于转型关键期的无锡市赋予无锡高新区的历史责任。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向来敢为人先的无锡高新区在“二次创业”的征程上正重燃激情,再创辉煌!
“十一五”时期是无锡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无锡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的战略目标,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建设生态宜居园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走在了江苏省、无锡市前列。
展望“十二五”,无锡高新区将以更大力度开拓创新,以更强态势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创造新优势,呈现新面貌,实现竞争赶超、跨越发展。
打造“人才特区”示范区,无锡高新区将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先行先试,在体制机制、政策方面创新探索、尝试突破,体现“特”和“新”。发挥体制优势,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三创”载体。同时,要构建开放型、服务型区域创新体系。所谓开放型,就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综合运用,坚持以更大力度引进人才和创新要素;所谓服务型,就是要学习上海张江高新区等的先进经验,学习美国“硅谷”的成功做法,形成专业化的创新服务链,建立完整的、具有家庭氛围的孵化体系、产业化金融支撑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其中,打造完善的科技金融资源平台是实施人才引领策略、提升创新增效能力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无锡高新区要先行先试、先出成效,以股权投资为重点,努力形成“首投、首贷、首担、首保、首购”五首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无锡高新区将大力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和制造业服务化,促进跨国公司基地化发展。到“十二五”末,无锡高新区500强企业中要争取50%以上设立独立研发中心,外资研发中心总投资规模要达到10亿美元以上;加速打造外资企业总部经济,增加投资型、管理型企业的地区总部、地区销售中心、地区采购中心和地区物流中心。同时,强力推进科技研发、信息服务、专业服务。注重生活服务业的规划发展,提高无锡高新区时尚度、生活便利度以及生活服务业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把现有吴文化遗存资源和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利用好,用点子和巧劲,突破性地发展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业。
构建产业链,实现高端突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下一步,无锡高新区将构建产业链专业园区、实施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把街道工业园区逐步建设成为产业能级大、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链特色明显的专业园区,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招商引资工作将更加注重产业链分析,更加注重产业整体效应,更加注重微笑曲线高端,更加注重重大优势项目。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产业竞争力,无锡高新区还将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力度,夯实制造业基础。推动IC、光伏新能源、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面向千亿级目标,生命医药、文化创意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面向500亿级目标迈进。
无锡高新区将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园区为目标,以治理太湖水环境为重点,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宜居新区为抓手,大力实施环保优先方针和生态文明战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新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率先形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模式。
无锡高新区将进一步推进房权换股权富民合作的实体化运作,实现劳动报酬和收入倍增计划。切实办好教育、医疗、保障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加强基层扁平化管理,着力解决村居(社区)管理薄弱、高新园区社会管理缺位问题,努力为维护社会稳定打牢基础。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进程,争取“十二五”期间城市化率超过95%。(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