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艺术 >

发挥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0 13:57 
核心提示:特别是在那些现代经济社会的触角难以触及的偏僻乡村,也总有一座座坚守多年的基层文化站和一群默默耕耘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他们普及文化艺术,凝聚人气正气,倡导文明新风,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播阵地,成为社会转型期基层和谐稳定的基石。

“自从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乡亲们来这里读书、上文化共享工程网站学习查资料和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多了,在家打牌赌博的少了,邻里纠纷和治安案件就更少了,村容村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记者在基层采访中最常听到的话,质朴、生动,反映了社会面貌的改变,他们所描绘的场景,也正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可以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正齐头并进、多轮驱动。

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等等,这些方面既是对文化工作者的时代要求,实际上也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思考和总体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把加强文化建设与促进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实际工作成效发挥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在城乡加紧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方面正在发挥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深入到基层村镇、社区,服务各种社会群体包括农民工的多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活动室、共享工程基层点及基层群众自发建设的文化大院等,在发挥文化服务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吸引和凝聚一方群众共享和谐生活的重要园地。特别是在那些现代经济社会的触角难以触及的偏僻乡村,也总有一座座坚守多年的基层文化站和一群默默耕耘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他们普及文化艺术,凝聚人气正气,倡导文明新风,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播阵地,成为社会转型期基层和谐稳定的基石。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艺术精品的创作,正在成为人民群众的优秀精神食粮。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艺工作在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政府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的塑造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一首首好歌,一台台好戏,一幅幅富有感染力的美术作品,对净化和塑造人的心灵、带动和营造社会健康文化氛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文化工作正在从各个方面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以人为本做好相关工作;坚持“扫黄打非”,净化、引导和扶持文化市场及互联网文化的健康发展;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共同呵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人力、知识密集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也为扩大就业面、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表明,“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时代文化精神,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正在谱写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大交响中的精彩乐章。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