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音乐下载将收费情况调查(2)
网络音乐收费尚存分歧,博弈仍将继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和运营商的推动,网络音乐在近几年取得快速的发展。据文化部网站《2011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已达27.8亿元,较2010年增长20.8%。
目前,国内唱片业71%的销售收入来自数字音乐市场,因此音乐人和唱片公司大力推动收费,甚至多次起诉一些网络音乐平台,但这些网络平台并不主张直接向用户收费,而倾向通过广告模式获益,进而双方收入分成。另外,网络平台认为自己已经支付了不菲的版权费。据介绍,百度音乐和QQ音乐都宣称,每年由歌曲播放及下载带给版权方的版税收益,已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一家网站人士直言:虽然网络音乐收费是早晚的事情,现阶段从用户接受程度来看,全盘收费并不现实,收不收费应是各家的事。
如同逐渐出现的收费电视节目一样,网络音乐进入收费时代是必然的。网络音乐收费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表示“价格若是贵了,就不去网络下载音乐了”;更多网友则坚持表示,一旦推行网络音乐收费下载,自己将会减少或不下载;虽有网友表示愿为喜欢的歌手和音乐付费,但如果有免费网站的话,还是更倾向于免费下载。而从微博上大量网友的评论来看,绝大多数网友对这一收费计划持反对态度。
音乐人小柯认为,实施音乐下载收费制度是“好事”,但他对于收益分配问题表示了担心:“此举或许将是互联网网站又一巨额盈利模式,形成互联网机构吃肉,国际音乐大公司喝汤,音乐人看脸色捡剩的局面。”对于被收费的对象,小柯认为应是音乐网站而非网友。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崔新生则表示,“网络音乐是音乐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应该得到切实的维护。而收费下载更是大势所趋,符合各方利益的需求。”他表示,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而且经过多年发展,包括唱片公司、音乐网站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那么实行收费音乐服务被提上日程也是无可厚非。
网络音乐收费说易行难
长期以来,中国网民在网络上享受着免费的午餐,如今改成收费模式,除了网民难以接受外,在网络音乐付费模式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难题。首先,网络音乐付费的额度和流程如何安排?其次,网络音乐收费各大音乐网站以及网民之间的收费如何平衡?再次,虽然网络音乐收费是早晚的事情,现阶段从用户接受程度来看,全盘收费并不现实,而且收费后的利益如何分配也是问题。
网络音乐收费一旦付诸实施,即意味着网络音乐从此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数以亿计的网民将为之埋单。因此收费标准是否公平合理,是比是否收费更为重要、更为现实的问题。鉴于人们对从免费到收费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因此网络音乐收费的初始阶段走低价路线应是理性选择。
网络音乐从免费到收费,是互联网时代尊重知识产权的必然趋势,理论上说,其最终受益者不仅仅是音乐人、唱片公司、提供音乐下载服务的网站,还包括所有付费的网民。这个多赢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打造一个公平交易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不过,网络音乐收费,无论是价格、品质还是服务,都涉及到行业规范的问题,还需防范行业巨头垄断经营有可能对音乐人和消费者权益构成损害,所有这一切,还需要有个细化的规则在背后支撑其正常运行。中国音乐盈利化道路虽然崎岖,但终究是有所期待。这其中,享受免费午餐成习惯的消费者的付费态度,才是整个变革的重中之重。
下载音乐收费的脚步渐行渐近。日前,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向外界扔出一则重磅消息:7月1日起,中国音乐产业将正式走向正版化,网络音乐下载将开始收费,而且收费价格相对低廉。
网络音乐收费长期以来广受热议,一旦付诸实施,即意味着网络音乐从此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数以亿计的网民将为之埋单。公平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因而讨论收费标准如何公平合理,是比讨论是否收费更为重要、更为现实的问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