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管理机构 >

十八大中宣部等介绍文化体制改革记者会实录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11-12 11:01 
核心提示:近期媒体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报道。不少同志讲,没有想到这项改革推进的力度这么大、变化这么大,而社会波动却这么小,文化工作者理解、支持、参与总体反映很好。[


 

11月11日(星期日)15:00—16:30,十八大新闻中心将在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办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赵少华,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田进,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国介绍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届时,十八大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09:41]

[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孙志军同志简介:孙志军,男,汉族,1957年生,山东莱州人,哲学硕士。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历任武汉大学校团委书记,共青团湖北省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秘书长,江苏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2007年12月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现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十八大代表。[14:48]

[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赵少华同志简介:赵少华,女,满族,1952年出生,北京人。197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77年7月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兼系团总支书记;1981年12月调入天津纺织工学院,历任团委干部、副书记、书记;1987年5月任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91年3月调入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历任副局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局长、秘书长等职务;2001年12月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2003年8月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2008年9月,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1年10月,任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14:48]

[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田进同志简介:田进,男,汉族,1957年生,山西洪洞人,在职研究生,管理学博士。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干部,中央书记处办公室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后兼任行政处处长,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协调部副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六局局长。2001年10月调任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2003年8月任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总编辑。2004年7月至今,任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共十八大代表。[14:49]

[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蒋建国同志简历:蒋建国,男,汉族。1956年12月生于湖南汉寿,籍贯湖南桃江。1977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毕业,工学硕士。现任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兼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历任:湖南省委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湖南省益阳市(县级)委书记;湖南省益阳地委副书记、秘书长;湖南省湘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湖南省邵阳市委书记;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8年10月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2012年9月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14:49]

[主持人(王国庆)]: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三场中外记者招待会。出席今天记者招待会的有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同志,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同志,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同志,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同志,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请孙志军副部长作介绍。我们介绍情况的时候,采用同声传译,答记者问部分,采取交互传译。下面我们先请孙志军副部长作介绍。[15:02]

[孙志军]: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15:05]

[孙志军]:听了十八大报告,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全局,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考虑:一是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二是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带来的新挑战,四是主动适应高新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提出的新要求,五是切实解决多元多样多变环境下文化引领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可以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历史的抉择。[15:08]

[孙志军]: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十年的探索前行,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可以说,是我国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大亮点。近期媒体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报道。不少同志讲,没有想到这项改革推进的力度这么大、变化这么大,而社会波动却这么小,文化工作者理解、支持、参与总体反映很好。[15:09]

[孙志军]:我感觉文化体制改革比较明显的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主要是区分两大类型,就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文化事业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市场主导。其次,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一个是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15:11]

[孙志军]:二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主要是政事、政企、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这么多年来已经有6900多家事业单位核销了,已经有近30万人的事业身份注销了。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副省级以下城市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主体有效整合。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机制。[15:14]

[孙志军]:三是大的变化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蓬勃发展。同时,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财政投入为主体,覆盖城乡公共文化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初步解决了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基本文化权益问题。[15:15]

[孙志军]: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由小到大,规模实体不断增强,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作用日益显现,使其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点。[15:16]

[孙志军]:总的看,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可以说开创了新的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我们相信,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这条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推进我们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谢谢。[15:17](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