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管理机构 >

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建立部际工作会商制度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27 13:10 
核心提示:7月26日,科学技术部、文化部部际会商议定书签字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商会议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7月26日,科学技术部、文化部部际会商议定书签字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商会议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等出席。双方就工作会商制度的主题、任务、目标和机制达成共识,并共同签署了两部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会议由王志刚主持。

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工作会商制度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按照会商议定书的设想,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将在“十二五”期间,集成科技与文化的优势资源,共同组织实施专项行动计划,构建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创新体系,研究和探索有效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和政策机制。2011年,两部将主要围绕制定《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联合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联合认定“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启动“文艺演出院线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等会商议题展开工作。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态势逐渐显现,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和实现赶超的源动力。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正推动着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对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催生新兴文化业态,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高新技术已成为提升文化影响力、表现力、传播力的重要手段。两部建立会商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蔡武对两部会商制度的建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实力的强劲动力。科技部、文化部的会商制度将会给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带来强劲的东风,积极拓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和范围,大大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业态,努力催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丰硕成果,进一步突出文化与科技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积极的贡献。

王文章在会上介绍了文化部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说,近年来,文化部结合自身工作内容和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文化科技发展的措施和计划,加强了对本部门科技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文化部创新奖等重大项目,在文化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成果日益丰硕并不断推广,内容日益丰富并不断拓展。

王志学在讲话中介绍了“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在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所做的工作: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文化的表现力;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加强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升级,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坚持融合式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会上,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介绍了会商议定书的内容,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介绍了第一次工作会商会议的议题。科技部、文化部相关司局的主要负责同志,文化科技领域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上述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