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管理机构 >

文化重建的独特实践及价值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30 11:34 
核心提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四川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高超的智慧、高度的责任感、高远的文化境界,针对灾区复杂多样的文化特点、区域特色和历史文脉,创意、创新、创作、创造,进行了一场堪称大手笔、大智慧、大境界的灾后文化重建。

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在任上已有5年。如果以2008年5月12日为一个分水岭,前两年的郑晓幸,以一个教授的学养延续了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着手的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并将自己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应用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后3年的郑晓幸,则全身心投入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结合震后四川经济社会现状和文化重建的实际,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党组提出了“抗震救灾不缺位、灾后重建不掉队、扩内需保增长要有作为”和“抢抓机遇、全面提速,加快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工作思路;明确了“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工作基调,为灾后文化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记者赴四川采访,在见证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各项成果,感受文化重建的巨大精神力量后,专访了四川省灾后文化重建的领头人之一郑晓幸。

记者:在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人们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场景,不仅出现了一座座崭新的文化设施,也实现了精神文化的重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为之一新。这种“从废墟上站立,在危难中崛起”是如何实现的?

郑晓幸:3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援助下,灾区重建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文化建设获得了跨越性的发展。在这3年中,文化部党组始终心系灾区群众、关爱文化系统干部群众,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做出了重要指示和部署,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及部直属单位以及一批著名艺术家和学者始终与我们肩并肩,四川文化系统也始终把灾后文化重建作为中心工作,共同实施文化安民行动,使文化成为灾后抚慰心灵、振奋精神的力量源泉,共同推动文化要素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并成为灾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灵魂,共同见证了从满目疮痍到实现重建蓝图的历史过程,共同创造了灾后文化建设跨越发展的人间奇迹,共同谱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颂歌。

3年来,感恩,始终是四川文化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心中默念的关键词语。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都在恢复重建中默默感恩,感念党和国家的恩,感念全国各族人民的恩,感念人民解放军的恩……

记者:我们知道,这3年来四川文化系统一直在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灾后文化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使灾区文化规划建设得到整体性提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灾区文化产业和市场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灾区城乡文化面貌呈现出历史性的改变。可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文化恢复重建目前的进展?

郑晓幸: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有1053个公共文化设施重建项目开工,占项目规划数的97%,其中完工项目954个,完工率88%,完成投资20亿元,占规划总投资26.3亿元的76%;有252个文化遗产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0亿元,占规划总投资27亿元的74%;有56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占项目规划数的90%,完成投资11.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16.9亿元的66%;文化市场服务网点恢复重建任务为1575个,已全部完成恢复重建并提供服务。

此外,我们积极推进了“三基地一窗口”和地震遗址“一馆三地”的建设,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政府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强烈责任和强大能力。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上,大多数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竣工或主体工程完工,6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建好开始投入使用,一个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即将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恢复。

记者:历经3年灾后文化重建工作,作为四川省文化行政系统的领导,您认为四川灾后文化恢复重建产生了哪些有益经验?其显著特征是什么?

郑晓幸:3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四川地震灾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充分体现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应对和战胜自然灾害的理论和实践。

一是以文化抚慰为手段,用文化安民行动丰富了科学救灾方式。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第一时间开展文化抚慰心灵活动,实施文化安民工程,比如通过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等参与式、互动式活动,舒缓心理抑郁,达到心理宣泄;通过诗歌朗诵、歌曲演唱、报刊阅览等群体性、聚集性场景,实现心理放松;通过组织知名文艺工作者深入灾区和群众进行交流,达到心理支持和心理陪护,减少急性的和剧烈的心理危机。

二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用文化重建成果完善了科学重建内容。截至目前,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遗产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完工率平均超过90%,文化市场服务网点全部恢复;地震遗址“一馆三地”建设积极推进;北川、映秀、汉旺地震遗址纪念地实现局部开放;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伏龙观、二王庙抢救保护工程等文物保护系列工程全面开放……文化恢复重建形成了一个个精神家园,为灾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文化魅力。

三是以文化跨越为标志,用文化建设成就增添了科学发展动力。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传习所和纪念地遍布城乡,这些重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成为灾区的文化名片;形成一大批依托文物古迹资源的文化旅游、依托名城古镇的休闲娱乐、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品生产项目,发展了一大批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重建成果为城乡统筹提供了跨越发展的文化基础,极大地提高了灾区的文化软实力,为灾后科学发展注入了文化活力。

汶川地震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基本经验是:以强烈的文化自信,率先将文化基础设施纳入重建总体规划,保障文化民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抢先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施文化安民;以坚定的文化自强,优先用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实现文化惠民;以清醒的文化自立,争先用文化资源转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文化富民;以精神家园建设成就,彰显中华文化强大感染力和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和幸福程度,实现广泛的文化乐民,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贡献了生动的实践经验,创造了丰厚的精神价值。

记者:灾后文化的“后重建”时期,还将面临哪些重大理论和实践的挑战?

郑晓幸: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今后文化恢复重建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以深刻的文化自省,认识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准确把握“后重建”时期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路径。

一是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延伸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现有艺术创作成果为基础,扶持和打造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丰富爱国主义优秀剧目数量。

二是要传承文脉,创新文化发展方式。以新文化理念,创新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手段,促进文化资源利用和转化,发挥文化遗产资源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利用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增加四川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条件更加优良,文化生态保护环境更加良好,丰厚文化遗产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进步的总体格局。

三是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增添转变发展方式新动力。灾后文化产业重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集聚与重组效应初步显现,要抓住灾后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设立国家级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推进资源转化,进一步培育壮大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依托名城古镇的休闲娱乐、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品生产项目等,建成一批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景区,为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文化产业支撑。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三基地一窗口”的建设要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文物和非遗保护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提高灾区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可持续、有活力。

记者:3年来,四川文化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创造了人类灾后重建史上的人间奇迹,您对灾后文化重建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何特别感触?

郑晓幸:可以说整个文化重建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四川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高超的智慧、高度的责任感、高远的文化境界,针对灾区复杂多样的文化特点、区域特色和历史文脉,创意、创新、创作、创造,进行了一场堪称大手笔、大智慧、大境界的灾后文化重建,开创了汶川地震灾后文化重建的独特道路,对灾后文化重建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其巨大的文化价值将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共存。

我相信,在自然灾害的废墟之上创造的这个人间奇迹必将以其辉煌和奋进,永远屹立在巴蜀大地,永远铭刻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辉煌史册,鼓舞人们不断战胜前进中的艰难困苦。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