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华委员: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再展中华文化辉煌
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为此,中国文化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她畅谈了“十一五”时期对外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十二五”时期开展对外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记者:您如何评价“十一五”时期的对外文化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赵少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11年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时特别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全国的对外文化工作应该说是发生了全新、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空前活跃的良好态势,达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具体成果包括:对外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品牌化建设成效显著,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对外文化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对外文化传播取得显著成效,地方参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等。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外文化工作的机制优势和资源优势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外文化交流的质量、水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步伐还应该迈得更大、更坚实,对外文化的宣传手段和方法还应该更加丰富、有效,对外文化的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十二五”期间,对外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要继续“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整合政府和民间“两种资源”,在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官方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大力加强民间交流;二是坚持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充分发挥驻外文化处(组)、文化中心等的平台作用,调动国外政府和民间文化机构参与文化交流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加强中央各部门统筹协调的同时,大力支持全国各地方以各种方式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四是坚持公益性文化交流与经营性文化贸易“两条腿走路”,在大力开展公益性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商业渠道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外文化工作将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中心内容,深入实施各项工程,夯实基础,推动对外及对港澳台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我们注意到,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到,今后5到10年,中国要形成“政经文互动的有力外交架构”。您如何解读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格局?
赵少华:文化外交、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是构成我国整体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文化是“软实力”,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文化外交丰富了外交的内涵,提高了整体外交的功效。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文化外交,增进了国与国之间、国民与国民之间的了解,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外交,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外交架构是中国外交的当务之急。新时期的文化外交工作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要强化文化外交功能,进一步完善文化外交的内容,我们要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创作出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优秀现代文化,同时大力发展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感染力,为文化外交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有意识地加大对社会和民间文化交流的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培育和壮大政府之外的对外文化交流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对外文化工作格局。
记者:在今年两会期间,您了解到代表委员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都有哪些评价、意见或呼声?
赵少华:近几年的两会上,文化建设一直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充分展示文化中国的良好形象积极建言献策。
许多代表委员谈到,在当今世界舞台上,“软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与外部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越来越活跃,文化外交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还相对较弱,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要抓住“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文化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加快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保障、优惠奖励上,对文化“走出去”有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倾斜;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要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借鉴和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满足国内老百姓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等。许多建议和意见与我们不谋而合,有些是我们正在实践验证的,有些是我们今后要加以改进的,还有的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大家的热忱关心说明了社会各界对对外文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这让我们感到肩负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
记者:文化部统筹协调的2011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刚刚结束,您如何评价在海外的这种大规模文化活动?它的真正意义和影响在哪里?
赵少华:2011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已圆满结束。今年的“欢乐春节”活动比去年规模更大、项目更多、时间更长、效果更好,共有65个项目在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展开,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大型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几十个国家的政要参加了“欢乐春节”的有关活动,世界各地的观众达上千万。各国民众在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中感受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在海外举办“欢乐春节”活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欢乐春节”活动把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的向心力。其次,中国春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春节为载体,可以很好地传播“欢乐、和睦、共享”的文化内涵,为世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世界、领略现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窗口。我们希望通过“欢乐春节”活动,让各国民众更近距离地了解一个充满传统魅力与现代活力、追求和平幸福,并愿与世界分享快乐、共同发展的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