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物专家敲敲警钟无疑是必要的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出声明称,该院在职、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文物鉴定等活动时,应获得故宫博物院的书面授权,否则属个人行为,后果由本人承担,故宫博物院对此不承担责任。故宫博物院给自己管理的鉴宝专家敲一敲警钟,无疑是必要的。
近年来, 随着文物市场的火爆和收藏热持续升温,以及央视《鉴宝》等文物鉴定节目的播出,原本神秘的鉴宝专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按理说,他们在文物鉴定活动中,应利用自己的考古知识,对文物作出实事求是的鉴定结论。然而,少数鉴宝专家竟然昧着良心,充当不法商人的御用工具。典型的就有两起:去年,商人、“古玩收藏家”谢根荣托人自制了“金缕玉衣”,找来5位文物鉴定专家,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他们简单看了一下就写了个文字说明书,给出评估价24亿。谢某则用这份鉴定书骗取银行数亿元贷款。去年年初,一套“汉代玉凳”经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南泉鉴定被拍出2.2亿天价,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但时隔一年后,江苏邳州一赵姓老板承认玉凳为其组装制作。
鉴宝专家所以热衷于搞文物鉴定“走穴”,主要是奔着巨额的鉴定费去的。以5名专家为假“金缕玉衣”鉴定为例,他们只是绕着展柜转了一圈,就轻易把几十万元鉴定费揣进了腰包。但这种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却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当然,首先受损害的是专家自己。本来,人们以为,鉴宝专家是具有丰富的文物鉴定知识、治学严谨、不为金钱所动的学者。可“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的鉴定,却让专家的形象大打折扣。当然,鉴宝专家打着所在单位的旗号在外面走穴,也透支了所在单位信誉。故宫博物院的声明,目的就在于遏制本院文物专家随意到外面接“私活”,损害故宫声誉。另外一个问题是加剧了文物市场的乱象。“现在中国的收藏市场,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有“收藏界深喉”之称的文化学者吴树在日前一场收藏论坛上如此表示。作为文物鉴定专家,理应在去伪存真、在净化文物市场上做贡献。为了鉴定费,公然作假,无疑会对本来就已混乱的文物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热衷于“走穴” 的文物专家,不仅限于故宫博物院,各地博物馆同样存在。而作为故宫博物院或地方博物馆,不能只发声明、与他们划清界限,还须加大管理和惩戒的力度。这样,无论对单位、专家或规范文物市场,都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