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古墓不为好奇为保护
在东大杖子村中已发掘的最大战国墓地M40的最深处,记者亲眼看到了已经出土一半的战国时期彩陶壶。这一次再见到它们,仿佛其上的红色纹案已经不如两天前那般明亮新鲜。在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高振海的回忆中,彩陶壶最早出现在考古队员们眼前时,还是鲜红色的,但只几天之后,上面的彩绘颜色就已经由鲜红变成了洋红。两千年的深埋岁月只是把原本完整的它们压碎成几块,暴露在空气中仅仅几天,竟然可以让它们如此迅速的变得暗淡,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变成与画册中无异的土灰色陶罐,再没有人知道它们曾经多彩的容颜。“对于陶壶彩绘的保护,依旧是世界性的难题。 ”高振海和其他考古队员们虽然对于彩陶们的“失色”感到可惜,却无能为力。
彩绘褪色 兵马俑也难逃此劫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刚刚造好的时候,都是彩色的,衣服上刷涂的是布料的颜色,脸上的皮肤也都是肉色的,有些陶俑的脸上甚至会有一抹高原红。然而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和当年发掘时保护条件不够完善,现在大部分兵马俑身上的彩色都没有被保存下来,这让所有的考古工作者为之叹息。 ”高振海这样告诉记者。
的确,当年秦始皇的工匠们在塑造、焙烧好陶俑后,对陶俑包括车、马都进行了精心的彩绘,也就是这画龙点睛的一笔,使陶俑们都活了起来。但在埋入地下两千多年的漫漫岁月中,秦俑俑坑遭受焚毁、坍塌及多次山洪冲刷的侵害,出土时一部分陶俑表面的彩绘已损失殆尽,当时部分陶俑有幸保留下来的少许色彩,最终也因为被空气氧化而脱落,仅留存局部的小块色彩。
虽然陶俑的大致轮廓没有改变,但是色彩的失去却使得人们即使驻足在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军阵前,也只能在一片阴霾冰冷中感受到历史的苍凉之美,无法看到它们最初的神采。
一号兵马俑坑是已发现的三座兵马俑陪葬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总面积14260平方米。虽然已经经历了两次发掘,但一号坑的实际发掘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仅仅发掘了东段的局部,其余部分的中断发掘就是为了不使更多的陶俑因为挖掘而遭到破坏。“到目前为止,M40里面还没有发现任何青铜器,但是这并不令人失望,因为这些彩陶壶已经足够精美了,整个东北在同时期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好东西。 ”虽然是百年一遇的好东西,但M40中的彩陶壶现在却也面临着极大的保护风险,甚至在挖掘的过程中,也要随时提防彩陶的颜色随着土块剥落。但是究竟如何对它们做好保护,却让考古队员们感到十分头疼。
复原陶片 既要防变形又要防脱色
对于彩陶掉色的原因,高振海推断,M40里的这些彩陶使用的颜料可能是矿石颜料,其中含有的金属成分接触空气后很容易被氧化,而彩陶中使用的黏合剂也基本是植物性的,在遇到氧气并慢慢脱水之后,就有可能变成尘土,这也加大了保存的难度。这些特性都意味着如果这些彩陶长时间暴露在野外,无法隔绝氧气,取出来之后颜色会彻底消失,甚至会变成其他颜色。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它们拿到实验室中复原保存,前提就是要先除湿脱水,并用科学的方法加固颜色。但是无论怎样抢救,它的颜色还是会和原来有很大的差距。只是使用了有机色彩加固剂之后,可以保证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让颜色得以尽量的保留。而将破碎的陶片复原时,也不会那么顺利,以目前的条件,没有办法做到尽善尽美。
之所以要给文物脱水,是因为要去除水中的电解质,水中的酸碱离子等成分,都会对文物产生伤害,想要让这些电解质彻底从文物中脱离,还需要在脱水的同时,加入纯净水进行稀释。
另外,因为陶是用土制成的,不像瓷和青铜一般质地坚硬,刚性较差,经过长时间的挤压或者是泡湿,还会慢慢变形;而且作为随葬品烧制的温度不够,陶壶的质地会比较疏松,在完全脱水后,拼对时还是会存留缝隙,这些原因都会影响陶器的最终复原。
高振海说,虽然青铜器因为质地坚硬更适宜保存,但是仍需要在出土之后,跟氧化作斗争。若有一点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大的灾难。比如青铜器会有一种锈叫做铜粉锈,它会像病毒一样传染。“如果你取出一件青铜器,没注意往库房里一放,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青铜器都会生上这种锈,这种锈会使青铜器上生成一种氧化物,青铜器的表面就会变成一层粉慢慢的脱落”。
棺木腐蚀 真菌能把木头“吃掉”
陶壶上的彩绘只是文物上的附属品的话,即使失去颜色,文物的大致形状也不会改变太大,顶多失去了最初的样子和更多研究的价值。但是对于书画等纸制品来说,保护不当的后果将会是毁灭性的。比如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两位帝王的合葬陵墓乾陵和唐太宗的昭陵,考古界中的许多人都推测原版的《兰亭集序》可能就在这两墓中的一个之中,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可以拿出来之后仍使之完好无损。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对纸制品文物保护不当,原本在缺氧的环境中结构已经风化的珍贵文物,很有可能在接触氧气之后,以燃烧的速度瞬间消失。
高振海告诉记者,他至今对一位德国考古学家的经历记忆犹新。那位考古学家曾在书中记录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在马其顿考古时,他发现了一个石棺,当棺墓打开之后,一具漂亮的女尸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女尸皮肤红润,看上去十分年轻,可是就在短短几分钟内,她就变成了一个满脸沟壑的老太太,而后来的几个小时内,则发生了更令人想不到的事情,这具女尸最后竟变成了一具骷髅。看着一件珍贵的书画文物瞬间灰飞烟灭,这种可惜和自责应该不亚于此。
想要使出土的书画作品得到良好的保存,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迅速转移到充氮箱中。除了让它们存在于氮气的环境中,也要让这些纸制品尽量减少光照的时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博物馆中书画馆里的灯都是感应的,而且在博物馆中,使用的光源一般都是冷光灯。高振海解释说,因为光的破坏作用是可以累加的,也就是说每天照100度连照3天和一天照300度没有什么区别,要想不受光的损害,必须减少总的光照量。
有些展览中规定,禁止对书画作品使用闪光灯拍照,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有的闪光灯发出的光可以接近太阳光线强度的十分之一,如果你用闪光灯对着书画文物拍照,多照一下就是在损耗它们的寿命。
除了纸制品比较难以保存,木制品、皮革等也都给文物保存出了难题。在M40里随葬的木棺上,记者发现曾经方方整整的棺木现在已经只剩下千奇百怪的残骸了。当考古队员拨开木头上覆盖的泥之后,上面残留的白色菌丝还依稀可见。高振海解释说,木头在深埋地下处于缺氧状态时,会有真菌在里面繁殖。这些真菌往往会把木头中较软的那部分“吃掉”,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只有较硬的部分才能被保留下来。
对于皮革来说,往往在十分干燥的地方比较容易保存,比如在新疆等沙漠环境中,存在两千年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出土之后,在几十小时内就彻底脱水,如果因为在干燥的情况下起翘开裂,加湿也要比脱水容易得多。
其实,相比于从海水中出土的文物来说,保存陆地上出土的文物还算不上是特别难的。因为从海中将文物取出之后,要想把文物脱盐,即将海水浓度变成纯净水浓度,一般都需要几年的时间。
谁都不去碰 有时是最好的保护
对文物最好的保护是什么?高振海回答:“那就是谁都不要去碰它们。对于文物,无论是怎样的发掘,都可以说是一种破坏。 ”
文物具有不可再造性,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重新获得。但是文物的生存状态却是令人担忧的,明有千年风霜的环境恶化,暗有盗墓分子的觊觎伸手。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文物只有被抢救性或者研究性的发掘才能得到相对好的结果。所以,很多出土文物的挖掘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发掘,对文物的破坏会更严重。有时候,考古学家要抢在盗墓分子和城市建设的前面。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对出土文物的保护,不但受技术和经费上的限制,也会因为冒进的态度而使文物受到伤害。
虽然文物的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辅佐,使人们能够对出土的文物实施更有效的保护,但是在很多考古学者眼中,即使在科技取得一定进步之后,也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文物都发掘出土。在他们眼中,对文物的保护都有一个“最少干预”原则,即如果在目前状态下它不是立即毁掉坏掉的话,人们应尽量少干预,也就是能不挖尽量不挖。
更有一些考古专家认为,把现有的文物保护好就很不容易了,不能为了满足商业利益或公众好奇心而拿文物冒险。如果是进行抢救性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心里应该明确地知道,发掘是为了真正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不是为了在保护名义下进行破坏;发掘的好处不仅仅是立足经济效益,而是为了更好地、更全面地、更深刻地来衡量中华民族藏于大地的历史文化。更要明确的是,当我们在进行抢救发掘之前要想清楚,我们应该抢救什么,对子孙后代将如何作出交代。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