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体产 >

退赛有选择国羽潜规则(2)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苏荇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3 18:31 
核心提示:■相关链接 退赛原因一 对手气盛,避其锋芒 当今能够击败林丹的男单选手屈指可数,数来数去,基本也就一个李宗伟。因此有人称,林丹在2010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的缺席以及今年在马来西亚公开赛上的退赛,被视为刻意回避

■相关链接

退赛原因一

对手气盛,避其锋芒

当今能够击败林丹的男单选手屈指可数,数来数去,基本也就一个李宗伟。因此有人称,林丹在2010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的缺席以及今年在马来西亚公开赛上的退赛,被视为刻意回避———故意不与李宗伟交手。因为李宗伟在这项赛事上曾两次战胜林丹,而在本土之外则很少能赢林丹。为了保持对李宗伟的心理优势,在李宗伟赢面较大的主场,林丹故意避而不战,不给李宗伟找回信心的机会。

退赛原因二

爱惜身体,小病即退

林丹最匪夷所思的一次退赛发生在2008年1月。在马来西亚公开赛开赛前,林丹突然宣布退赛,所给出的原因是:由于运动强度猛然加大,又未能适应赞助商提供的新款球鞋,他的双脚磨出不少水疱,不得不放弃公开赛。这一退赛原因令人啼笑皆非,却又合情合理。毕竟奥运会开赛在即,保护身体不受一点损害,大家都能理解。

2010年,又是年初,林丹相继消失在韩国和马来西亚公开赛的名单上。这次的退赛有迹可循,因为在2009年底的东亚运动会决赛后,林丹就连续喊出七个“累”字,抱怨国家队给自己安排了太多赛事。此后,林丹对赛事的选择越来越挑剔和谨慎。“我还没准备好,怎么去?”他这样回应。

至于大赛后的倦态期,林丹更是能够缺席比赛就尽量缺席,比如2008年10月的丹麦公开赛,他就选择退赛进行休整。自从2008年夺得北京奥运会冠军以及2010年夺得亚运会冠军成就大满贯后,爱护身体,尽量减少受伤,延长运动寿命,越来越成为林丹选择赛事的座右铭。

退赛原因三

兄弟有难,主动送分

为了给队友让道而退赛或输球,这在中国羽毛球队司空见惯,林丹也不例外,而且次数相当多。

2008年奥运会前,上半年林丹便多次对急需积分的队友陈金送分。2008年3月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林丹在决赛爆冷输给陈金;4月的亚锦赛半决赛,林丹再次不敌陈金,从而令陈金获得足够的积分。2009年印尼公开赛,林丹再次“放水”,在决胜局打出4比21的超低分并输给陈金,令后者在世锦赛前累积了足够的分数。

去年亚运会后,林丹再次迎来一波退赛潮,先后在去年底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香港公开赛,今年初的马来西亚公开赛和新加坡超级赛上退赛。其中,三次退赛的对手不是渴望与国外高手过招并有望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小将谌龙,就是这次世界排名降至第9、状态不佳亟须积分的陈金(中国队要想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项目上拿到3个满额,就必须在保证林丹、谌龙排名前四的同时,尽快将目前仅列第9的陈金的奥运积分提上来)。

为队友保驾护航而退赛,作出决定的当然不只是林丹,相信最终的决策者是背后的李永波。印尼名将陶菲克2009年就曾调侃过林丹:“林丹只会输给一个人,那就是李永波。李永波要他输,他就不敢赢。”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中国队内也不少见。还记得2007年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鲍春来夺得当年唯一的男单冠军,但这个冠军并不纯粹,因为男单1/4决赛时,正是队友陈宏的弃权让鲍春来得以直接晋级。该次比赛,郭振东/谢中博以及谢中博/张亚雯均为了让路于蔡赟/付海峰和郑波/高崚而选择退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