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出版 >

期刊品牌建设迫在眉睫 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30 18:16 
核心提示:品牌期刊必须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占有率是判断一个产品优劣的重要指标。就出版物而言,市场占有率实际上就是读者认可度,我们必须摈弃鄙视市场的观念,不尊重市场就是不尊重读者。

品牌的魅力、品牌的价值、品牌的力量,可以说无与伦比。品牌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期刊品牌是期刊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目前近万种期刊,真正称得上品牌的还不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则更屈指可数。因此,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加强期刊品牌建设迫在眉睫。

品牌期刊的主要特征

品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品牌又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那么,品牌期刊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品牌期刊必须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体现在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等多个方面。读者对一个刊物的评价是一种阅读的感受,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刊物的品位、个性、感染力,甚至装帧设计是否精美、编辑加工是否精细等都是读者的评价因素。作为品牌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不是一个读者、几个读者的评价,而是要有足够多的读者的一致好评;也不是对一期刊物或几期刊物的评价,而是对一个刊物的长期考察。因此,扩大期刊社会影响力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当然,不同类型的刊物在不同的读者群中产生影响,不能简单地进行类比。

其次,品牌期刊必须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占有率是判断一个产品优劣的重要指标。就出版物而言,市场占有率实际上就是读者认可度,我们必须摈弃鄙视市场的观念,不尊重市场就是不尊重读者。品牌期刊不是授予的,更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市场的锤炼中形成的,离开市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品牌期刊,品牌是需要经营的。期刊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但是有质量的期刊不一定就是品牌期刊。优秀的期刊也需要宣传推广,也要有经营策略,也要到市场上去接受检验。作为品牌期刊,不但要有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同类刊物中也是最好的。

再次,品牌期刊必须充满创新活力。创新是期刊品牌建设的源泉,不但创建品牌靠创新,巩固品牌也要靠创新。期刊有创新才有个性,才有特色,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经营创新。我国曾经有很多很有影响的刊物,由于没有创新,跟不上时代步伐,被时代淹没了。一个品牌期刊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品牌期刊必须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点在我国是品牌期刊的前提。政治立场、思想倾向、价值取向、艺术品位都是品牌期刊的立身之本。品牌期刊的文化取向应该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我国缘何缺少品牌期刊

我国期刊品牌少,国际性品牌更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更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提升我国软实力的要求都很不相称。那么,我国为什么会缺少品牌期刊?

首先,管理体制是制约我国品牌期刊创建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很多期刊社政企不分、企事不分,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缺少创建品牌的内在机制和动力;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期刊业结构性矛盾、市场分割问题等至今没有消除,成为创建品牌期刊重要障碍。

其次,人才缺乏。品牌期刊是靠人做出来的,但我国的期刊队伍中“半路出家”的人很多,把期刊作为自己毕生事业,长期从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人不多。做期刊有自身的规律,摸索这个规律需要时间,我曾经提出过“期刊职业经理人”的概念,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

创建期刊品牌的思考

要加快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特别是经营性期刊的转企改制和市场化转型,也包括改革主管主办体制、建立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退出机制、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等,真正做到期刊社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行政权力彻底退出期刊经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让优胜劣汰不再是纸上谈兵。

要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学术期刊精品在品牌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3个突出问题:一是优秀学术论文外流;二是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三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不统一、不规范。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应该建立“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公开透明=优秀期刊”的评价机制。

要培养一批期刊职业经理人。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从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期刊编辑、出版、经营的领军人才队伍;鼓励和倡导以期刊出版为终生职业的人,使他们成为期刊出版家。期刊品牌建设,决胜于人才培养。

要加快期刊走出去步伐。走出去是我们这一代期刊人的使命。鼓励、促进期刊社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数字化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向海外读者展示中国期刊的魅力。重点学术期刊应该出版外文版,消除语言障碍,为更多读者所接受。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