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出版 >

全民阅读追赶数字浪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0-27 17:08 
核心提示:北京市为例,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节上,为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节组委会特开辟了数字阅读体验区,置身于网站、电子书、网络报刊、智能化数据库、移动数字出版等形式的电子读物,让人有种仿佛在数码产品大卖场的错觉。被出色的产品展示所吸引的众多读者和观众

特点:阅读越来越容易,读书方式更百变

从甲骨到竹简,从竹简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再从纸张到屏幕——平板电脑、电子书、智能手机……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新型便捷的阅读方式正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使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让阅读变得更容易。数字化阅读发展迅猛,渐成风潮。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读书的途径日益多元化。

以北京市为例,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节上,为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节组委会特开辟了数字阅读体验区,置身于网站、电子书、网络报刊、智能化数据库、移动数字出版等形式的电子读物,让人有种仿佛在数码产品大卖场的错觉。被出色的产品展示所吸引的众多读者和观众在此通过互动和参与,从中感受数字阅读的便捷与全新体验。

与此同时,一些数字阅读平台也不断探索着新的营销模式来推动数字阅读。近日在由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主办、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的“未来的书和书的未来——2012数字阅读创新论坛”上,中国电信数字阅读基地总经理肖伟表示,在高速发展的数字阅读大环境中,天翼阅读正在打造有声作品。“将书读给你听,通过广播、MP3等设备,读者可以在运动、散步、旅行的过程中‘听书’,甚至在做家务时,也可以通过固定电话进行点播服务,开车时更可以通过车载终端进行收听,非常适合当代人的生活节奏。”

手机阅读发展迅猛

特点:手机几乎人人有,阅读更由己选择

据统计,去年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3.6部,每百人拥有量比上年增加9.2部;电视、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产量均名列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中有27.6%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10年的23.0%增加了4.6个百分点,增幅达20%。手机阅读人群平均每天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长接近40分钟,平均每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约为20元。

“截至2012年7月,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访问用户已经达到了每个月9458万。我们日均的点击量达到了5.3亿次,信息费月收入2.38亿元。”这是在“未来的书和书的未来——2012数字阅读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内容总编辑傅晨舟公布的一组数字。

从这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数字阅读中,手机阅读因其覆盖面广泛,发展最迅猛,势头看好,读者包含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阶层的人群,有农民、农民工、中学生和都市白领群体。傅晨舟表示,在这一串很看好的数字面前,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不敢懈怠。“因为市场一直在变。目前一个良性的成熟的,能代表未来走向的手机阅读业务模型还没有构建起来。”他认为,一切都取决于用户。“用户的选择,决定了基地业务发展方向。”

阅读体验不断丰富

特点: 个性阅读领潮流,读者主张成主导

“希望每次在网上看完书,能够将自己的评论也写入书中,重新制作成一本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书。”一位“80后”读者如此憧憬。

事实上,目前在数字阅读中,阅读的“个性化”正渐渐成为今后数字阅读的重要发展方向。前不久,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大佳网和新浪网合作,共同推出一档名为《文坛开卷》的读书访谈节目,旨在通过创新,把这一访谈节目打造成好看、有启迪、有影响、有趣且凸显“个性化”的文化读书类视频产品节目,在吸引读者的同时,通过节目对各行业阅读精英的挖掘,树立全民阅读的榜样,推动全民阅读,做好阅读服务,引导优质阅读。

ZARER创始人屈辰晨认为,当前阅读面临着太多的噪音,要深入具体地了解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化阅读。“我们通过好的阅读体验把阅读精品呈现出来。”他认为,未来真正有价值的领域可能体现在“个性化”阅读体验上,“基于用户的兴趣爱好形成内容,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内容,并且做到高效提供。”

对此,淘宝网数字总监龙飞也认为,虽然不知道未来的阅读会如何演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怎么创新,未来的数字阅读,不是仅仅去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去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