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出版 >

《我的母亲杨沫》出版 老鬼揭开了父辈的伤痕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峥嵘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6 11:28 
核心提示:红色经典《青春之歌》曾经影响了一代人,而作者杨沫上世纪80年代曾表示晚年想写一部卢梭式的回忆录。可是因为年迈体衰,杨沫的愿望没有实现。

 

说真话难,说父母的真话就更难。

红色经典《青春之歌》曾经影响了一代人,而作者杨沫上世纪80年代曾表示晚年想写一部卢梭式的回忆录。可是因为年迈体衰,杨沫的愿望没有实现。

儿子老鬼希望尽量客观地把母亲的一生记录下来,尽可能大胆地再现出一个真实的、并非完美的杨沫。他认为一个真实的杨沫,比虚假的杨沫能更久远地活在人们心中。

《母亲杨沫》头版发行后,受到了评论界及各方的好评,但也有人说这是借写母亲的隐私来吸引读者。对此,老鬼回应道:“作为孩子,最了解的是家里发生的事,所以本书有些家庭方面的内容。其次,既是名人、公众人物,民众就有权知道你的私生活。因此,为了写出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不走样的母亲就必须要写母亲的家庭生活、情感生活,否则这个母亲就不完整、不真实。”

评论家王干说:“杨沫有许多的象征性,是一个现代性符号。《我的母亲杨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一刀切开了中国伦理和传统文化遮蔽起来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看待长辈。老鬼是以魔鬼的视角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用第三只眼看待母子亲情,非常有冲击力,揭开了父辈的伤痕,刺痛了父辈。

终结“不爱的遗传”

记者:看后记介绍这次的出版做了很大修改,包括订正了第一版的文图差错、增加了文字,除此之外您说您写作的心情也和那时不一样了,您能介绍一下您第一版写作是出于什么原因、事隔数年您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修改旧作?

老鬼:早在2003年,我就想在母亲去世10周年时干点什么。她生前曾表示希望把一个有关她的文章的评论结集出版。我为此找过北京出版社,母亲的好友在这里当领导,但被婉言谢绝。因为这种文学评论集除了专业人士看,广大读者不会买,没有市场。我不想再求人,决定自己给母亲写本书。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介绍一二。我自然怀有私心,希望母亲晚一些被世人遗忘。因为任何伟大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流逝,这些人物都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何况母亲呢。她不是莎士比亚,作品和名字不可能千古流传。母亲才去世10年,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杨沫是谁了。我只能试图通过写这本书,让她晚一些被淡出社会。这就是我写母亲的最初目的。

2005年夏头版发行后,发现初版有很多编辑错误,与出版商不欢而散。因为合同为5年,就想等5年后再版时,把这些缺陷统统改正过来。2010年,母亲去世15周年前即开始着手再版的修改。其间,我数次去当年十分区所在地,找到了掩护过母亲的堡垒户后代,还找到了父亲为一位年轻烈士写的小传及许晴烈士、仓夷烈士和关露的照片。

这次再版,除了修正错误外,最主要的是增加了一些内容。自己写作的心情更加平和。写头版时,回想起过去一幕幕母子间的不愉快,心情沉重,经常含泪,把母亲负面的部分说得很充分,对晚年母亲帮我的那一面没顾上多说。其实母亲高兴时也是有母爱的,特别到了晚年,返璞归真,给了我很多支援和关爱。这次再版,增加这方面的介绍。此外还补充了于洋及崔嵬的女儿崔敏谈电影《青春之歌》的一些情况;补充了母亲与一些朋友如吕果、舒丽珍等多年的友谊;补充了对母亲捐献版权行为的更理性的分析和反思。

由于旧版本还在市面上大面积流行,原先答应2010年出的出版社变卦了,才拖到今年母亲去世16周年再版。对同心出版社的勇气魄力和远见深表感谢。

问:座谈会上,评论家们从文学、史学、社会学、美学的角度给以了高度评价,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学案例。您觉得呢?是不是感到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治疗内心创伤的过程?

老鬼:没有感觉写这本书是在治疗内心创伤。我写它只不过是把憋抑在胸的情绪发泄出来。当然我也曾请教过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试图了解母亲不喜欢小孩的原因。我认为母性因人而异,有强有弱。每人因为遗传,因为生长环境,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而不同。比如,一个危重病人终日在痛苦中挣扎,是无暇过问孩子的。

问:您在书中说“不爱是可以遗传的”,您在书中分析了母亲因为童年的失爱,对自己的孩子都显得很无情。您觉得要怎么终结这种“不爱的遗传”呢?冒昧地问一下,您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

老鬼:在缺少亲情的家庭中生长出的孩子都比较自我,不会爱别人。因为他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自我照顾,自我保护,自我奋斗上,无暇其他。要终结这种遗传,关键是母亲养小孩一定要自己亲自带,不能交给别人抚养,哪怕是亲生父母也不行。不要因为工作繁忙、照看婴儿辛苦而放弃了喂养孩子的天职。只有亲自抚育孩子、照顾孩子才会对孩子有感情,有深厚的爱,否则母爱肯定欠缺,肯定要产生隔膜,或许是终生的隔膜。母亲杨沫的妈妈不管她,母亲等于是保姆带大的,她对她的妈妈自然没有感情。我有了儿子之后,自然不想让儿子遭受我小时候的对待,对他也算可以。淘气时打过屁股,但从舍不得打脸。与儿子的关系比那时父母跟我的关系要好。但我也有母亲的遗传,为写书不顾孩子,所以算不上好父亲。

问: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数千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控诉父母对自己的精神、肉体的摧残,而大部分人的父母就是您这个年纪。做儿女的认为父母祸害他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疏离、冷漠、暴力,一种是控制,对儿女的经济、婚姻、工作都过于密切的干涉。有趣的是另一个针锋相对的小组叫做“反父母皆祸害”,说下一代一边啃老一边骂娘,简直是白眼儿狼。看您的书的时候,我不停地联想到网络上的这个现象,虽然只是一部分人,但是很能反映社会问题。我也感到您的这本书对有心的读者来说,能从阅读中观照自身,增进对我们的父辈的理解、对我们的文化基因的理解,也是和自己的历史和解的过程。您觉得呢?您会对那些控诉“父母皆祸害”的年轻人说什么?

老鬼:父母不是一贯正确,事事正确。他们也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允许不听他们错误的话。比如我写《血色黄昏》,父母就坚决反对,为此不惜跟我断绝来往。但实践证明,如果听了他们的话,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这本书了。所以对父母的话应该分析,不能盲目听从。父道尊严,家长至上的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实在不好。父母与孩子是平等关系,不应该居高临下,一切唯父母的话是从。现在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无事不管,无事不操办,把孩子牢牢控制在自己爱的手心里很普遍,这与对孩子冷漠、粗暴、撒手不管同样令人受不了。恐怕也是导致年轻人控诉父母的主要原因。人的天性都喜欢自由,不喜欢被控制、被管制、被限制。做父母的应该明白要给孩子一定自由做主的空间,不要把自己的爱变成限制孩子自由的铁笼,那会引起孩子逆反。(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