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小烦恼:虚拟信用卡内测半年仍难产
从3月下旬开始内部测试至今,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仍未掀起盖头,但这丝毫不影响外界的关注和猜测。对于这一功能与运营模式高度类似于信用卡的产品,阿里金融始终不愿透露更多细节,包括内测的结果、推广时间,只留下一句“还在优化中”。
虽然阿里不愿承认信用支付属于信用卡业务范围,但这一产品概念甫一放出,便迅速吸引了众多淘宝客的眼球,同时也挑动了银行业的神经。
拥趸与质疑者讨论激烈,我爱卡CEO徐志云预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将平分天下,实体卡与数字卡平分天下,艾瑞咨询分析师谢春认为信用支付谈不上冲击,而有银行信用卡中心业内人士则表示很期待,也看好其前景。
“虚拟信用卡”
按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观点,中国不需要再多一家金融公司,但中国缺一家真正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公司。
3月初,阿里迈出走向金融服务公司的关键一步,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紧接着,阿里金融宣布对信用支付产品进行内测。
根据阿里金融的规划,信用支付是根据阿里金融积累的用户交易数据,挖掘用户的信用状况,进而对用户进行授信。目前关于授信额度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1-5000元,而另外一种则是最低200元,最高5000元,具体额度阿里金融方面并未予以透露。
可以肯定的是,信用支付是针对小额消费信贷用户群。3月1日,淘宝网信用支付买家签约功能上线翌日,已有超过130万家店铺开通,根据阿里金融介绍,开通信用支付的买家,将在商品也显示相应LOGO,消费者只能在开通商户处申请信用支付。
根据阿里3月披露的信息,信用支付的贷款资金将由合作银行提供,而阿里巴巴旗下重庆商城担保公司则将为其提供风险担保。与银行信用卡相似,信用支付也将收取一定手续费,已有的方案是从商户中收取0.8%-1%的手续费,其免息期为38天,逾期后基准利率上浮50%进行罚息。
对于信用支付的风控,阿里预计建立一套催收体制,首先是短信通知,然后语音催收,最后人工催收、上门催收,而催收一年仍不还款者,将终身不能享受阿里一切业务。
从授信、盈利、还款等模式,信用支付都与银行信用卡业务高度相似,因为外界也更乐于将其称为针对线上用户的“虚拟信用卡”。
阿里金融的局
对于为何推出信用支付产品,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阿里之前的支付工具仍旧太薄弱。
根据胡晓明的介绍,信用支付将仅限于无线客户端使用,暂时不对PC用户开放。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胡晓明解释称,2012年支付宝通过手机银行完成支付的成功率是38%,这就意味着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创建交易后支付不成功。
彼时在推介信用支付产品时,胡晓明透露4月信用支付会在浙江、湖南两省试点推行。但阿里金融公关部给理财周报的回复中予以否认,其负责人葛瑞超表示,目前信用支付仅仅是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进行测试,而产品经理也在对细节进行优化调整,调整之后的细节或许将大不同于之前计划,但具体细节和推广时间仍不便公布。
对于信用支付迟迟未能推出的原因,艾瑞咨询分析师谢春认为,这一产品内测半年仍未推出,更可能的原因在于阿里希望其与集团更多的金融业务相关联,信用支付的构想不仅仅在于提供一个类似于信用卡的结算工具,它将与后续的小贷、担保、保险等业务相互打通。“纯粹的产品研发用不了那么多时间,此外,因为阿里金融属于金融创新业务,其推开也需要获得监管层的业务许可。”谢春说。
这一观点得到了葛瑞超的认同,葛瑞超介绍,阿里金融就信用支付业务与监管层保持着密切沟通,从整体来看,这一产品是从数据来挖掘用户的消费行为,再通过对消费行为的分析,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这一支付产品的建立,有利于阿里金融整个支付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自成立以来,阿里金融在包括银行、基金、保险等领域动作频频,根据阿里金融方面的介绍,信用支付产品正与更多的银行商量信贷资金合作,已有合作对象是上海农商行、民生银行(9.18, 0.05, 0.55%),根据胡晓明此前的介绍,信用支付到年底的总体规模大概在四五亿元之间。
银行业乐观看待
尽管胡晓明和葛瑞超都否认阿里金融将成为一家银行,信用支付也谈不上颠覆银行信用卡业务,但这不能打消业界的讨论和顾虑。
基于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以及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我爱卡CEO徐志云十分看好支付宝这一业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志云甚至认为支付宝本身就是一个信用卡,而摆脱实体卡的束缚后,阿里可以直接把贷款和信用发放到用户的手机,这传统银行做不到,其也预测线上的数字卡将于实体卡平分天下。(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