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有线 >

2013电视之变 海外节目本土化(2)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2-26 13:49 
核心提示:但陆伟等赞成派则认为,传统的明星综艺节目已经很难再有爆发性的吸引力,而且《达人秀》在全世界的成功一定有其道理,不妨拿过来学习一下。更何况某品牌已经为《达人秀》的全球版本进行了冠名。 他们决定尝试一下。

但陆伟等赞成派则认为,传统的明星综艺节目已经很难再有爆发性的吸引力,而且《达人秀》在全世界的成功一定有其道理,不妨拿过来“学习一下”。更何况某品牌已经为《达人秀》的全球版本进行了冠名。

他们决定尝试一下。但从传统综艺节目出来的制作团队很快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外方提出了一系列“不可理解”的要求。在他们开出的单子里,整个团队竟然需要五百人。而当时最成功的中国节目团队也就几十个人。

外方的条件还包括,所有评委、选手都要单机跟拍。“原先我们再大型的晚会,场内的机位最多也只有十几个,他们一来就是28个机位。”陆伟说。这样会产生大量的废镜头。

英国和美国的达人秀节目更在意天才创意和设计,可灿星并不指望来自中国乡村的一个农民能创作出一档很炫的电光舞,因为各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接触世界外来文化的能力不同。中国制作方觉得更容易讲述的是:达人们做这些表演的目的。灿星制作总裁田明对此有过总结:“这档节目不是为了要震撼你,而是为了要感染你。”

而灿星制作引发热潮的另一档节目《中国好声音》进行的本土化改造是,花大量笔墨展现学员和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老外不讲究这个,但在中国它就很神圣——刘欢、那英如果遇到的都是‘三好学生’,又只能选一个,怎么办?他们的纠结、情感冲突一定会出现,”陆伟说。

对海外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几乎势在必行,尤其是对于手中没有播出渠道、比电视台更有生存紧迫感的制作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中国的电视制作公司兴起较晚,1990年代末,各地卫视之间开始出现竞争,由于电视台内部制作力量不足,制作公司开始在中国出现。

当时这些公司的运作模式十分常规:电视台需要什么样的节目,便外包给制作公司;或者根据广告招商和制作公司开出的价码,电视台挑选制作好的节目购买。大多数制作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故意压低电视台所付的制作费,从中赚取差价。

而经过大约五六年的辉煌期,制作公司开始了恶性竞争。所有公司都选择一些易操作的节目制作,很少有节目创新、模式创新的概念,利润空间越压越小,节目质量越发平庸。而另一方面,电视台本身的制作力量扩大,它们一旦足以支撑起那些常规节目,制作公司就很难再有生存空间。

2006年,中国最早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之一、曾经制作过《欢乐总动员》等节目的欢乐传媒自称为“电视台的节目加工车间,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利润微薄”,清退了150余名员工,宣告退出电视节目制作行业,转型做电影投资。

陆伟认为,这是电视制作行业一个巨大的分水岭。此后,大多数民营制作公司都不再把精力集中在综艺节目制作上,很多公司宣布进军影视行业,就连拥有《娱乐现场[微博]》《音乐风云榜》等节目的光线传媒在2006年以后也开始投资拍摄电影、电视剧。最近他们投资的《泰》创造了票房奇迹。

当很多制作公司靠压缩成本赚钱的时候,2012年,灿星决定反其道而行。在《达人秀》的大投入获得回报后,灿星决定单方面承担《中国好声音》的全部成本,将收益方式改为与浙江卫视[微博]进行广告分成。如果平均收视率达不到2.0%,他们还得单方面负担广告商的损失。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大获成功后,灿星2013年制作的《达人秀》及几档新节目都与电视台采取了这样的合作模式。陆伟的判断是,至少2013年五档节目中得有三档具有爆发式增长,才能使公司得到良性发展。

也许正因为此,灿星选择海外版权购买方面颇为谨慎。他们优先选择唱歌、跳舞和偶像、选秀类节目,而不是小众化、专业化、并与国情和国家政策相违背的节目,更不是目前国内电视制作水准达不到的大型道具类节目。(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