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有线 >

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危险的思维(2)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陈琛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7-09 09:37 
核心提示:弥补网络短板为当务之急 虽然国内商业模式并未明晰,但按照国际惯例,互联网电视业务类似于将互联网相关商业模式搬至电视端,面对互联网电视内嵌的各种付费视频及应用,广电及电信运营商仅能向用户收取宽带的包月费

弥补网络短板为当务之急

虽然国内商业模式并未明晰,但按照国际惯例,互联网电视业务类似于将互联网相关商业模式搬至电视端,面对互联网电视内嵌的各种付费视频及应用,广电及电信运营商仅能向用户收取宽带的包月费用,而不能分享相关的增值业务收入,因此对于或沦为“管道”的地方有线与电信运营商而言,盲目投入互联网电视或收获有限。

同时,现阶段,相比电信运营商,地方有线更不适合“押宝”互联网电视。“目前来看地方有线不适宜参与互联网电视布局,首先,互联网电视中广电或电信运营商能做的仅是互联网接入业务,参与过多也仅是为他人做嫁衣,其次,由于地方有线在骨干网、接入网等领域存在明显的短板,因此互联网电视网络接入市场迟早也都是电信方的。”业内专家侯自强向本刊表示。

对此,吴纯勇也表示赞同:“目前地方有线刚刚基本完成了省网整合,其网络割据状态不利于其后续开展全程全网的互联网电视业务,此时如果过多参与互联网电视商用,将影响其推进网络改造与整合、业务创新等更为关键的事宜。”

借力互联网方仅是饮鸩止渴

对于此次地方有线力推的DVB+OTT业务模式,吴纯勇表示:“DVB+OTT将有线电视与互联网电视业务形态进行了融合,可以理解为地方有线为借力互联网电视创新出的新兴业务模式。”

虽然短期内有望借助互联网方丰富的视频内容及应用提升有线电视内容的吸引力,但中长期内地方有线或因此再次丧失自我提升与创新的机遇与动力,“借力互联网方实则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事实上,借助外力一直是地方有线的惯常思维,今年上半年,面对来自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的强劲攻势,多地地方有线纷纷联手中国移动推出融合套餐,以中国移动丰厚的补贴及移动业务吸引用户、弥补固网及业务短板。

但随着中国移动多次表态对于固网牌照的渴望,目前其迟早获得固网牌照也成为业界的共识,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中国移动将成为第四家固网运营商,与地方有线成为竞争对手,届时双方联盟将土崩瓦解,地方有线借力中国移动弥补短板的愿望也终将落空。

“同样是合作,中国移动与地方有线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从未放弃自力更生,反观地方有线,今年以来在网络整合与业务创新领域进展缓慢,反而将很多的精力用于与中国移动洽谈合作,目前更将合作目标聚焦至互联网厂商,如此靠人不靠己的惰性思维着实令人担忧。”吴纯勇表示。

对此,吴纯勇呼吁地方有线理性看待互联网电视的利弊两面性,在关注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同时,更应首先解决好自身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首先,地方有线应设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并逐步落实,其次,应加强用户层面的调研与业务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