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内容 >

《舌尖上的中国》牵手美国Passmore Lab转换3D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6-13 14:37 
核心提示:中国纪录片内容的成长,成为《舌尖》牵手美国的重要背景。“我一直都认为中国有很好的纪录片,所以这次我们也很高兴能够选择《舌尖》。中美两国纪录片讲故事的方式不同,但最后都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故事。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 )横空出世,将中国电视观众的注意力从热闹的影视剧战场拉回了沉默多年的纪录片领域。首播后,《舌尖》余热持续不散: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据公开资料,《舌尖》海外销售额已达226万美元。

仍非尾声。最新消息是:因《舌尖》海外表现强劲,美国著名3D制作方Passmore Lab准备将其制作成3D版本。在今年4月8日开幕的第50届戛纳春季电视节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Passmore Lab已就《舌尖》3D版本的改编签约。后者将就《舌尖》的原始高清素材进行3D加工。转换完成之后,双方联合发行。

通过邮件,Passmore Lab的内容与发行总监迈克尔•威廉对时代周报记者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消息。不知是否因为开始接触《舌尖》的关系,迈克尔•威廉的回答充满了中国式的含蓄:“美食是一种世界语言,我相信西方观众抗拒不了片子里面食物的诱惑。”

《舌尖》赢了《故宫》

《舌尖》要出3D版的消息早在去年就有风声传出。导演陈晓卿在某次微博访谈上表示,《舌尖》正在筹划续集制作,也会考虑制作3D版本:“目前3D版在国际市场上会比较好卖。”但选择Passmore Lab 作为《舌尖》的3D制作方,则存在一定的巧合。迈克尔•威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详述了这一过程。

今年3月,中央电视台找到Passmore Lab洽谈合作,想要为新增的3D频道引进3D内容。遗憾的是,央视大佬不太清楚国际规矩:根据惯例,Passmore Lab不会将自己的3D节目独家授权给任何一家电视台播出。双方谈崩。

但此时,Passmore Lab正在寻找合适的2D片源,以丰富自己的节目库。3D公司急于寻找2D影片是一种尴尬:随着海外3D市场成熟,3D片源的需求逐年变大,却普遍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此,庞大的2D片源便变成为3D经营商最急于开发的现成宝矿。对国内观众来说,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2D转向3D的例子,应该是去年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这部拍摄于1997年的电影,在现有3D技术的华丽包装下,卷走了中国足足10亿票房—从2D转换到3D的商业空间就有这么庞大。

在国外,从2D转换到3D的技术趋近成熟,美国专门从事转换的后期效果公司愈来愈多。威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挑选2D片源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标准,因为出于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并非所有2D内容都能转换为3D格式”。威廉说:“我们在选择片子时,首先必须将目标影片从头至尾看一遍,以确保片子的内容及格式全都适合转换为3D。然后再比较同类影片是否已经存在于3D市场,并且还要考虑广播电视台、博物馆及教育系统是不是能够接受这种类型的片子。”

在严格的选择标准下,威廉及其团队观看了CCTV推荐的包括纪录片《故宫》在内的八部片子,却始终没有发现满意的内容。其间,他们听说了《舌尖》,于是主动向央视要来片子观看。《舌尖》中标。

Passmore Lab认为,《舌尖》的内容太适合改编为3D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烹饪类的3D节目,但只是简单展示煮食过程,并没有达到纪录片的高度,没有详细描述农作物从生长、收获到佳肴上餐桌的这一过程。对广播电视公司而言,他们正在不断寻求新鲜的内容,希望从以往的烹饪节目中打破框框。《舌尖》对中国文化的特色展示,无疑还能吸引博物馆及教育系统。”

确定合作意向后不久,Passmore Lab就制作了一个《舌尖》的3D样本传给CCTV。对于一早就有意将《舌尖》改编为3D版的央视而言,Passmore Lab的样片来得恰到好处。威廉很高兴:“CCTV后来承认,当时已经收到其他几家3D公司的转换样本。经过对比,CCVT认为我们公司的制作效果最好,才选择了我们。”(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