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其他 >

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将首次超过电视

来源:麦迪逊邦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2-20 15:05 
核心提示:从很多方面来看,在东部城市高人口密度、宽松政策规定以及消费者较高容忍度等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可以说是全球数字户外广告领域的领跑者,至少在创新上是(很快在广告支出上也是)。

据Magna Global和优盟中国联合发布的预测报告,到2015年,中国将从全球第三大广告市场晋升榜眼之位,且2014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将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收入。

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两大广告市场之一(另一市场为澳大利亚)。近来,黄金档电视广告时间不断压缩、收视率和广告招标机制停滞不前,这些因素致使电视广告费用的通胀情况日益恶化;同时,这也意味着主导媒体地位的电视将很快让位于数字媒体。相较于数字媒体和其他竞争性媒体,电视媒体的广告总支出增势缓慢。

数字媒体支出已居于高位,成为驱动中国广告市场的动力引擎之一。数字广告的市场份额为35%,相当于互联网在年轻用户及受过良好教育用户中的渗透率。

报告指出,近年来,互联网在未受教育人群或老年人群中的渗透率未有显著进展;从另一方面来看,数字广告未来的增长点也在于对这部分人群的发掘和覆盖。

移动广告增势迅猛,时下人气极高的微博广告(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对数字广告收入的贡献率达10%,对广告总收入的贡献率达3.5%。

户外数字广告的增长也十分显著。从很多方面来看,在东部城市高人口密度、宽松政策规定以及消费者较高容忍度等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可以说是全球数字户外广告领域的领跑者,至少在创新上是(很快在广告支出上也是)。

据Magna和优盟预测,2014年,中国电视广告市场有望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约为8.3%。

尽管数字广告将继续蚕食电视广告的市场份额,但直至2018年,电视广告仍将保持高个位数或低两位数的增长势头。

报告显示,央视广告招标体制在一些中国广告主那里正逐渐失宠。而且,中国目前每天不足165分钟的收视时间已低于国际水平。在许多大规模的广告市场,观众每天的收视时间接近或超过300分钟。

根据预测,2014年,网络广告收入的增长可能稍低于前几年的水平,约为31%;尽管如此,数字广告仍是商家广告策略的关键一环,而且网络广告依然是中国数字广告市场(全球最领先的数字广告市场之一)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

作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的营收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直接来自于广告。百度虽在总营收上不及腾讯,可大部分营收都来自广告。数字领域的竞争者还包括搜索、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电邮服务、LCD大屏以及公共交通电视系统,尽管份额很小,但却非常多元化。

2013年全球广告增量收入总计150亿美元,单单中国就贡献了近50亿美元(占全球广告增量收入的30%),比美国和日本加在一起的贡献还要多。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