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其他 >

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创建记者工作室

来源:中国记协网 作者: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0-17 21:52 
核心提示: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 ,编辑记者们深切体会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真正转变作风;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改进文风;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对社会、对群众有深刻认知。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江苏广电总台江苏城市频道根据“走、转、改”活动精神和总台的统一部署,开办了“记者工作室”和“民生第一线”两个专栏。其中,特色专栏“记者工作室”采取记者接听群众热线、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群众难题的形式,发挥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既锻炼了记者队伍,又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把“走转改”精神落到了实处。

创建“记者工作室”,为群众排忧解难。

江苏城市频道为江苏广电总台地面综合频道,覆盖范围为江苏全省,拥有“零距离”、“法治集结号”、“石头会说话”等众多新闻栏目。长期以来,该频道坚持导向正确、立足本土、服务民生、传播资讯,在广大电视观众中拥有很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频道通过热线电话83195900、自身网站、讨论版、微博、走社区接待群众投诉等方式,每天都能接到数百条群众的意见、呼声、求助。贴近民生、为群众排忧解难一直是频道节目的重要特色。

频道主创人员认为,群众的事情没有小事。通过新闻媒体的介入,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把社会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助于社会稳定,是媒体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

同时,新闻单位一直非常重视打造名记者、名主持人、名编导,将知名记者的姓名直接冠入专栏节目的名称,相关节目又采取记者调查、走访的形式,对于打造名记者来说是十分有效的。

“走转改”活动中,江苏城市频道把握好活动精髓,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记者维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相结合,特色专栏“记者工作室”。

征求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记者工作室”专栏强调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频道分阶段安排相关条口记者接听群众热线,为群众答疑解惑,并将征求来的意见、建议和求助信息转达给相关的职能部门。如田甜作为一名从事客运交通报道8年的记者,同时也是南京客运交通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开设了“记者工作室”后,她不仅在城市频道热线服务中心接听市民电话,征集有关南京公交运营方面的意见建议,还通过官方微博、官方讨论版同步征求意见建议。开办的第一天就接到三百多条意见建议,并实时与客管部门及公交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沟通,请他们到现场察看,并尽可能快地拿出处置办法。

在“走、转、改”活动中,正是在城市频道编辑记者们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下,“记者工作室”出现了一批接“地气”、有“底气”、显“真气”的优秀作品:如《过江公交 车少人多》、《公交停靠不要舍近求远》、《公交司机推出省时公交方案》等多篇报道,切切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透过百姓视角,运用群众语言

为了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记者工作室”的报道均采取统一的格式,要求记者用纪实的手法,反映自己搜集群众意见、与相关部门协商的过程,还要在节目中对事情的解决情况进行追踪,体现新闻媒体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力度。节目力求以百姓的视角来看问题,用百姓的语言来表述观点,真正做到了“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今后,该专栏还将陆续推出房产、医疗、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等方面的专业“记者工作室”。

深入推进“走转改”,“记者工作室”社会反响良好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截至9月底,城市频道已安排5位专业记者开设“记者工作室”,涉及教育、卫生、城市交通、质监等多个领域,播出报道20篇,接听观众热线1000多条;帮助市民解决实际难题、向相关部门提供合理化建议100多次。相关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例如,“田记者工作室”有关南京过江交通不方便的报道推出之后,9月1日,南京市公交公司增加了过江车次。9月28号,又推出了两条过江夜班公交车线路,大大方便了江北的市民出行。

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 ,编辑记者们深切体会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真正转变作风;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改进文风;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对社会、对群众有深刻认知,才能更好地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真正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养与能力。城市频道负责人表示,一定会结合频道特色,尊重频道的资源匹配度,进一步将“走、转、改”活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