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其他 >

广电之悖(2)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别坤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11 14:59 
核心提示:就算广电接管了IDC,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是要请电信来帮助完成。所以,以广电的技术能力,更适合监管一些内容相对简单纯粹的网站,例如博客。博客的访问量比较平均,基本没有突发事件造成的带宽问题,包括

就算广电接管了IDC,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是要请电信来帮助完成。所以,以广电的技术能力,更适合监管一些内容相对简单纯粹的网站,例如博客。博客的访问量比较平均,基本没有突发事件造成的带宽问题,包括带宽冗余的处理问题。但是,“微博就不行,因为微博的突发性非常大。这需要一个弹性的设置,不然人一多就宕机了。”

此外,网站功能的复杂性也导致很多内容并不在广电的管辖范围内,比如网络地图和电子商务。视频网站理论上应该归广电监管,但事实上,这里面的技术难度很大。“如果把视频都放广电那去,大家都别看了”,王煜全说。

光纤到户难匹敌

事实上,假如广电真的克服了这些技术难题接管了IDC业务,要想借势发展自己的宽带接入业务也仍是前有虎狼、后有追兵。

目前,我国95%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90%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99%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均集中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形成双垄断格局。从未经受市场化竞争洗礼的广电系统要想同这两家久经沙场的运营商虎口夺食,成功的希望实在渺茫。无论从市场人才、品牌、渠道营销及服务等方面来看,广电的市场竞争力远远弱于电信系的三大巨头。

广电如果想要做大宽带接入业务,首先要建立局域网和城域网。单从硬件实力而言,广电系拥有理论上的竞争优势:既有覆盖全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又拥有节目内容和监管审核权,以及视频业务牌照的发放权,而全国各地的广电固网改造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曾表示:“广播电视网是最普及的信息工具,最便捷的信息载体,最安全的信息通道,是实现‘三网融合’最有效的网络。”他还表示,广电总局计划用三年时间来建成主要城市的示范网,再用十年时间来构建覆盖全国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

NGB的核心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可将原来的单向广播服务转变为双向互动与广播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互动电视、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增值。由于能够实现即时双向互动,也不再限于单向的“放送”。在物理网络方面,NGB与电信网络已经没有太大的实质区别。

但实际上,广电利用固网改造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对于高速宽带的需求,而高速宽带到楼到户,正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巨头的核心优势。

2010年4月8日,工信部联合六部委(排除广电在外)下发了105号文,提出要在3年内投资1500亿元新增5000万宽带用户,到2011年城市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兆比特每秒以上,光纤入户量达到8000万户。这是工信部高调应对三网融合又一步棋。

早在2010年3月份,中国电信就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光纤到户,中国联通也不甘落后,斥巨资进行光纤提速。那么,广电能在全国再铺一张光纤而且全部铺到户吗?

“国外的管道是预埋的,盖楼的时候都预留几个管道在下面。中国这些楼盖的时候哪管这些啊,所以你想铺光纤得跟小区谈,谈好了光纤拉进来,宽带我来提供。协商好了,然后再去找市政,说我要修光纤,批准之后才能修。”王煜全指出,且不说是否浪费,广电重新破路埋下自己的专属光纤网络,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最后,王煜全指出,IDC的最终出路还将是民营企业,“因为越往云计算走,越不是电信运营商干的事。当然更不是广电干的,电信比广电还更市场化一点,都尚且干不了,更别说不市场化的广电了。他们没有这个基因”。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