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管理机构 >

巨头竞逐服务机器人市场,关键技术仍是瓶颈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唐刚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12-03 11:46 
核心提示:在全球范围,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蓝海被业内人士一致看好。“用数字来说,服务机器人相当于万亿级市场。”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咨询服务合作中心主任、中国服务机器人暨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周京明在接受采访时预测,服务机器人在5到10年后会走进千家万户,

服务机器人主要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用于非制造业并且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2018国际服务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王建宇介绍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及发展成效,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夯实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开放共享,推动服务机器人产业从数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

服务机器人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据中新网报道,江苏南京日前举办“2018第四届国际服务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认为,全球现已进入新一轮机器人快速增长期。与“工厂换人”的机械化应用不同,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带动了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创新。

“以中国来说,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养老、助残机器人的广阔市场。”宋晓刚认为,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意味着需求越来越大,但除了“机械作业”,服务机器人越来越需要具备“情感陪伴”功能。

在全球范围,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蓝海被业内人士一致看好。“用数字来说,服务机器人相当于万亿级市场。”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咨询服务合作中心主任、中国服务机器人暨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周京明在接受采访时预测,服务机器人在5到10年后会走进千家万户,普及程度或相当于现在的家电。

国内外巨头纷纷布局

为抢占市场制高点,服务机器人市场在2018年迎来了巨头入局的热闹场面。

据悉,引领风气之先的当数亚马逊,有业内人士透露,亚马逊在2019年将推出一款集云服务、大数据、智能语音、物联网、AI以及5G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机器人。这一机器人问世后,将成为该网络巨头在开发创新智能设备领域超越竞争对手的秘密武器。

近年来,谷歌相继收购9家机器人公司,在类人型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协同等方面布局。不仅如此,谷歌还积极研发超快“量子计算机芯片”,使用亚原子粒子编码数据,显著提升计算速度,为机器人提供“智慧大脑”。

在国内,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日前在云栖大会上推出一款命名为“太空蛋”的服务机器人,该款机器人不仅具备视觉技术,可以高效往返穿梭,还具备承重30千克、避让行人、上下电梯等能力。目前,这款机器人正在选定的酒店进行测试。

除了科技巨头和互联网公司,白色家电巨头海尔、美的等也不甘示弱。美的收购库卡后,明确将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作为集团发展方向之一。海尔则和软银机器人战略联手,双方以软银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Pepper切入,共同开拓市场。(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