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管理机构 >

发改委宽带反垄断调查尚未结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郎朗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2-12 14:21 
核心提示:从今年9月开始包括歌华有线、天威视讯在内的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的广电运营商先后从当地通信管理局获得了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的运营牌照。近日包括贵州广电在内的部分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广电运营商也开始获得增值电信牌照。

本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竞争政策论坛”上表示, 中国电信、联通两家提交了整改报告,并在互联互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已经结案,发改委反垄断局前几天还给双方发去函件。

2011年11月9日,发改委反垄断局发起针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宽带业务的反垄断调查。时间过去一年多,外界已经逐渐淡忘这一调查,发改委方面的表态让两大电信运营商重新感到了压力。

去年12月2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曾提出多项整改措施并致函发改委希望反垄断局中止调查。今年2月,两家企业又向发改委递交了整改进展情况,表示均已完成100G的互联带宽扩容。

直到今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在2012中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论坛上表示, 对于电信和联通反垄断调查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立案调查,促进企业的整顿整改。

去年11月反垄断调查立案后,涉案的两家运营商主动提出终止调查,并在三方面进行了整改,其中电信和联通的互联互通效率提升了40%,同时电信和联通已承诺在3-5年内,终端上网价格将大幅下降。但发改委并未终止调查,并继续监控电信、联通宽带业务。

从今年9月开始包括歌华有线、天威视讯在内的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的广电运营商先后从当地通信管理局获得了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的运营牌照。近日包括贵州广电在内的部分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广电运营商也开始获得增值电信牌照。

由于各地广电运营商缺乏国际互联网出口及基础网络运营商牌照,有线宽带业务拓展并不顺利。有广电运营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IDC、互联网出口租赁和网间结算费用依然很高,所以我们的宽带业务几乎没有利润,而且在电信和联通的宽带升级后,我们以2M、4M为主体的宽带业务用户流失加剧。”

虽然工信部主导的宽带中国战略由于利益博弈推迟,但是广电运营商显然错过了发展宽带最佳时间。广电行业专家包冉告诉本报记者,“对于资金有限的广电运营商来说,到现在才获得增值电信牌照,其实已经意味着其丧失了参与宽带市场竞争的资质。”

广电总局主导组建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简称中国广电)的组建方案近日正式获批:财政注资45亿元作为注册资金,其正式挂牌后将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牌照和国际互联网出口。即便如此,因为两大电信运营商占据了85%以上市场份额,目前占有率不足4%的广电要有所作为仍然很困难。

有广电运营商人士表示,在这样情况下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不结案其实对于电信和联通进一步做好互联互通,并且推动终端上网价格的继续下调,显然是有一定监督和促进作用的,同时对于其他新获得资质的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