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开阅读数 公号黑洞变裸泳
文章原标题为《微信公开阅读数 公号从“黑洞”变“裸泳”》
微信公众号公开阅读数——— 日前这项由微信官方推出的“新政”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既有人高呼可以拆穿部分在粉丝数量上造假的公众号,也有人担心此措施有可能像“微博刷粉”那样催生出专业的刷阅读数服务。对此,微信官方表示正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反刷机制。
一个ID单天可贡献5个阅读数
微信公众号公开阅读数的做法出现在7月25日前后。事实上,这项措施在操作上非常简单,就是微信公众号每篇推送文章的标题下方、发布日期的右侧,多了一个阅读数的信息栏,实时显示该文章的阅读数量。
除此之外,在文章的末尾,还新增了一个“点赞”选项,以方便用户反馈对文章的评价。
据科技博客雷锋网相关文章介绍,每个微信ID每天可以贡献5个阅读数,但只有1个赞;只计算微信A PP打开的文章,将文章链接转发到手机浏览器或PC浏览器均无效;贡献“阅读数”不需要关注公众号,聊天或朋友圈打开的文章均算数;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获得的文章不计入阅读数。
记者测试了几个微信公号,发现其阅读数自25日前后出现明显差别。以某媒体的公众号为例,从7月24日起,其推送的文章阅读数截至昨晚9时已超1万人次,明显高于此前一天。
导致阅读数出现差异的,是账号获得该功能权限的时间。具体而言,每篇文章的阅读数是从这一权限开放后才计算的,而之前的阅读数不在统计内,于是此前发布的文章阅读数会相对“惨不忍睹”。
根据腾讯2014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平台开放后,微信公众帐号总数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000个升至1.5万个,单是微信平台推广功能公测期间,已有8000多个广告主、1000多个流量主参与其中。微信的对手之一,新浪微博在去年3月也曾增加阅读数显示,不过该数据只有博主本人能看到。据报道,新浪推出此举的用意之一是鼓励粉丝量不多的普通用户,告知其微博并非无人阅读。
专家与网友评价不一
相比之下,在微信公号公开阅读数之前,管理员是可以通过后台内部查看到每篇文章的阅读数、转发量和分享量的。对此,媒体人信海光7月25日撰文分析,“公开阅读数统计将打破现有微信自媒体生态。”
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开阅读数可以帮助用户“挤掉微信大号的水分”。@媒体人张刚就说,“今晚测试一批N B公号,粉丝几万到几十万,结果极为震撼:阅读数最低一两百的不在少数,几千也比比皆是!裸泳开始啦!这些自诩牛气冲天的自媒体跟传统媒体相比,哪有什么优势?又有啥可以得瑟的呢?”
在信海光看来,显示阅读数,最大受益者可能是类似“冷笑话”这样的草根号,“因为内容喜闻乐见而积累大量粉丝,动辄几万的阅读数等于为其商业价值做了证言”,而一些原创类和细分类的账号则因为产量低或者受众窄,则“成绩不一定好看”,尽管一些原创文章的价值不应只拿阅读数来衡量。
而在清华大学教授沈阳看来,公开阅读数最终会鼓励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去用心做内容。“随着版权管理越来越规范,会进一步压缩那些靠抄袭或虚报粉丝数量者的空间。”沈阳告诉南都记者。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微信此举系继续强化媒体属性,是“微博化的节奏”。
虽然“公开透明符合互联网精神”,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新的隐忧,即“刷阅读数”作为一个潜在行业的兴起。比如,一家自称老牌“微营销机构”的淘宝网店,其阅读数服务是每刷1万人次100元。
对此,腾讯科技则援引微信官方说法称,这方面已有技术准备,正在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反刷机制。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