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阻碍运营商“大数据经营”步伐?
近年来,关于大数据的讨论在技术、应用和模式等多个层面展开,已被认为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但与互联网公司的诸多实践相比,被认为具有数据先天优势的电信运营商却跑在了后面,即便放眼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也是屈指可数。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经营领域的步伐迈得如此犹豫而缓慢?笔者认为原因不乏,有对政策的顾虑、短时效益担忧、资源整合困难、商业模式困惑等等。但是不能因为有顾虑而“不做”,只有“做”起来,才能在过程中找到应对的办法,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对政策管控的顾虑
当利用大数据开发出业务雏形需要进入到应用阶段时,运营商的习惯思维首先想到的是政策管控问题。个人数据的隐私问题是大数据商业价值受到质疑的主因。今年美国“棱镜门”以及我国工信部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个人信息管理的规定,更加重了人们对个人隐私的关注。然而研究和经验表明,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像他们自己以为的那么在乎隐私问题。人们对隐私侵犯的担心主要来源于滥用隐私带来负面影响,运营商应该做的是将用户的关注点引向利用数据创造更智能更方便的业务层面。如果我们因隐私顾虑而将业务创新的机会扼杀在摇篮中,只会在竞争中再一次失去先机。
国外运营商在大数据经营探索中已经积累了经验。首先,在利用大数据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数据形式上,采用的是用户群体的、历史的、趋势的、统计形式的综合分析数据,从而和用户单个的、实时的、具体的所谓“隐私数据”区别开来。其次,在服务模式上,运营商可以扮演银行角色,一种方式是通过免费或部分免费服务方式换取用户数据支配权,另一种是受用户委托管理数据,基于数据所有者与数据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执行数据开放动作。这两种方式都基于双方自愿,并准许用户选择退出。
对大数据应用短期效益的担忧
目前,电信运营商都进入了二次“转型”阶段,强调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创新,但在对新业务的投入产出方面过于希望在短期内实现营收,这种思维方式下导致的问题是,虽然运营商看到了利用大数据挖掘带来的“令人惊奇”的信息,但由于对此类新业务运营模式的陌生,无法保证短期内的盈利预期,因此望而却步。这样的思维导致电信运营商对于大数据的战略价值仍处于犹豫的状态,缺乏对大数据经营模式的基本理解和全盘考虑。
对大数据资源整合的思考
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利用方面相比互联网公司有着自身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首先,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来源比较分散,有2G/3G网络接口上的数据,智能管道中的数据,数据中心中的数据,以及BSS和各种信息类业务的后台数据。可以看出用户的行为、轨迹、状态等数据散在网络各个环节中。其次,企业资源比较分散,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应用和内容资源甚至物理设施资源。因此,有分析人士建议运营商建立统一的、公司级的技术架构、功能架构和数据架构,将这些分散的数据和资源进行整合。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突破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组织架构,也是“去电信化”关键环节,需要时间和决心。因此在综合布局的同时,从局部做起进行探索,抢得先机,然后逐步整合全领域的数据综合应用,不失为一种实际、有效的策略。
对大数据运营商业模式的困惑
虽然谁都知道大数据是一块“价值油田”,但是脱离了正确的经营模式,一切价值都无法实现。在经过数据挖掘提炼出“价值信息”后,如何进行商业化应用,是运营商面临的又一个难题。从国内外运营商的实践探索来看,面向行业的市场洞察服务是目前做得比较多的经营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提供行业、市场上的动态趋势,以此为各行业营销策略的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撑。比如:为酒店行业提供商旅顾客的入住与分布评估,为户外广告公司提供广告效果的评估,向交通卫生部门提供人口流动信息等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规划重要,执行更重要,运营商需要扩大与第三方的合作力度,开放心态,加快探索步伐。
正如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电信运营商既然不甘心于管道的低利润率,又无法短时间跟上OTT基于速度和创意的竞争,那么大数据经营就是很好的突破口。电信运营商在这个战场上的优势要比在OTT战场上好得多,必须将大数据经营提到战略的高度,以此来树立行业的雄心壮志。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