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创新引领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6 09:28 
核心提示:在各部委、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成果汇报展示会,历时三天,圆满结束。 一、会议基本情况 自电子发展基金设立以来,这是第五次举办基金成果汇报展示会。此次会议对十二

在各部委、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成果汇报展示会,历时三天,圆满结束。

一、会议基本情况

自电子发展基金设立以来,这是第五次举办基金成果汇报展示会。此次会议对“十二五”时期继续做好电子发展基金管理工作、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会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参观了成果展览,听取了工作汇报,对“十一五”基金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李铁映、曾培炎、胡启立、张挺、钱敏、张学东、吴基传、李毅中、吕新奎、王金城等老领导和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国务院参事曲维枝、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娄勤俭等领导为大会题词,对发展基金提出了勉励和期望。

多年来,财政部一直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电子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财政部李敬辉司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充分肯定了五年来电子发展基金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电子发展基金使用和管理提出了三点建议。

邬贺铨院士、怀进鹏院士、倪光南院士,围绕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做了精彩演讲。

二、电子发展基金主要成果

“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累计投入34.71亿元,安排项目1825个,在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兴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展会上,274家单位的333个项目,按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通信、数字视听、电子基础、两化融合、创业投资、基地园区建设和重大发明产业化等8个领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手段进行展示。

在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本次活动达到预期目标,进一步扩大了电子发展基金的影响,增进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子发展基金的了解。

“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完备,管理流程更加规范,管理方法不断创新。从规章制度看,2007年,财政部和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对相关工作流程进一步予以明确,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验收办法》配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规章体系。从工作机制看,建立了部门配合、部省互动、司局协作的良性互动机制,财政部和我部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地方主管部门参与组织和管理工作,密切配合。从管理流程看,在指南执行、申报组织、项目推荐、专家推荐、项目执行、项目验收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从管理方法看,基金管理部门建立并不断完善基金网站,使项目申报和基金管理通过网上运行,推动了信息交流和沟通,加强了项目的追踪问效,方便申报单位,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

三、对下一步基金使用和管理的意见

根据苗圩部长和财政部领导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结合分组讨论中的意见和建议,就用好管好这笔资金谈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投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信息网络泛在化、基础设施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软件、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等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越发关乎到国家经济和信息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投入,优先安排,统筹部署,加快形成网络普及、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应用深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加强电子发展基金与其他支持方式的协调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近期,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为产业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财政部领导在讲话中也表示,将继续支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我们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统筹协调电子发展基金与各方面资源,综合运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创业投资等政策工具,集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希望更多的地方落实配套资金,各项目承担单位也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