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影响智能手机发展
同质化的影响在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业开始逐渐显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智能手机厂商之间的专利战正愈演愈烈。
据报道,苹果公司的一项关于移动设备触摸屏技术的专利已经得到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认可。有专家认为,这项专利内容十分宽泛,实际上将多点触控界面技术的专利完全划归苹果所有。由于触摸屏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常见配置,三星、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公司都可能成为苹果的起诉对象。
苹果是专利战“常客”
业内专家对苹果可能借该项移动设备触摸屏技术发起专利战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苹果可以说是专利战的“常客”。日前,在韩国首尔中心地方式院,苹果就起诉三星侵犯苹果公司产品的专利。
其实,早在4月,苹果就在美国起诉三星,声称三星旗下的产品Galaxy模仿iPad、iPhone的设计和技术。作为报复,三星随即在韩国、日本和德国三地起诉苹果iPad与iPhone亦有专利侵权的行为,并要求美国联邦法院命令苹果交出下一代iPad和iPhone样本,但要求遭到法院驳回。
此外,在早些时候,苹果和另一个智能手机主要制造商诺基亚的专利纠纷刚刚落下帷幕。诺基亚于2009年发起对苹果的专利侵权诉讼,指控苹果在一些无线技术上侵犯了诺基亚的多项专利。
结果,根据苹果和诺基亚达成的协议,双方之间的所有专利诉讼达成和解,包括撤销双方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向对方提起的诉讼。同时苹果将向诺基亚支付一次性费用以及在协议有效期内持续支付的专利使用费。
这些只是苹果近期的专利纠纷,更早些时候在去年10月,摩托罗拉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投诉苹果产品侵犯了摩托罗拉的18项技术专利;去年3月到5月,苹果和宏达电相互指控对方侵犯本方专利;同样是在2010年3月,台湾芯片厂商义隆电子起诉苹果侵犯其多点触摸专利,要求美国禁止进口苹果产品;去年1月,柯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起诉苹果,声称苹果侵犯柯达的一项数字图像专利……
不论是作为被告,还是原告,可以发现苹果近年来不断出现在专利纠纷中。
专利战成厂商竞争利器
其实,不仅是苹果在打专利战,这些年来,专利诉讼逐渐成为IT通信企业争夺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时不时就有新闻爆出某家IT通信企业被竞争对手起诉侵犯专利。
高通在3G领域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专利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专利权不仅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入,而且能成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筹码。失去了专利权或者在专利权争夺战中处于弱势的企业,不仅将面对专利诉讼,而且最终可能沦为其他企业的“代工”,甚至被挤出市场。
近年来IT通信企业对专利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业界豪强们对北电网络所属专利群的争夺。
北电网络作为老牌的移动通信企业向来重视研发创新,虽然这些年来经营状况恶化并最终破产,但是其手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对通信行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专利。有数据显示,北电拥有约105组、6000多项专利,涵盖无线视频、WiFi、互联网搜索和LTE等领域。
包括苹果、谷歌、爱立信、诺基亚在内的业界豪强一直对北电网络破产后的专利权拍卖虎视眈眈。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已经获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可以竞拍北电网络的专利。而消息人士也透露,谷歌也获准可以竞拍北电网络所属的专利。许多业内人士担忧,竞拍到北电网络专利的公司可能滥用这些专利,打击竞争对手。
谷歌首席法律顾问肯特?沃克的一席话或许道出了业界豪强们争夺北电网络专利的目的,“一家公司要想防止专利诉讼,最好的一种防卫方式就是拥有强大的专利,从而帮助自己开发新品和新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