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中移动GSM网扩容采用3G技术 分布式基站超6成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 卢子月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3 21:13 
核心提示:2011年06月13日,中国移动(微博)在GSM网络扩容中明确要求将分布式基站、多载波、MSCPool等技术应用到扩容中。网络架构的变革已经有3G、LTE扩展到GSM网络中。 中国移动C-RAN构架的提出,预示着一场无线网络的变革正在来临。而在这场变革中,3G、LTE等新的网络

2011年06月13日,中国移动(微博)在GSM网络扩容中明确要求将分布式基站、多载波、MSCPool等技术应用到扩容中。网络架构的变革已经有3G、LTE扩展到GSM网络中。

中国移动C-RAN构架的提出,预示着一场无线网络的变革正在来临。而在这场变革中,3G、LTE等新的网络一直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近日,随着中国移动新一轮GSM网络扩容的进行,这种变革也将深入到GSM网络中。很多原本用于3G的技术如分布式基站、多载波等被中国移动明确提出要在2G扩容中推荐使用。

将网络资源集中处理是目前无线网络变革的趋势之一。资源集中不但有利于节省站址资源,减少网络投资,更有可能将来对网络进行云化处理以释放更多的网络能力。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表示,云计算是目前通信行业发展的热点,运营商要实现转型,网络构架也要进行升级。将3G技术应用于GSM网络中正是网络变革的一种体现。

GSM扩容体现变革

在中国移动2011年3月印发的《关于中国移动2011年GSM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GSM网络的扩容升级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新建基站要求”中,文件中提到:大力推进多载波基站、分布式基站、C-RAN、MSCPool等新技术的应用,保持GSM网络技术先进性和网络演进能力。在边远地区,充分挖掘现有基站潜力,尽可能利用现有站址,采用“分布式基站拉远覆盖”、“多载波功率合并”、“基站上塔”、“更换高增益天线”、“超远覆盖技术”、“采用高塔进行覆盖”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边际网建设,减少新选站址。在业务热点区域新建基站时,同步进行网络结构优化,尽可能降低高配置基站比例、严格控制宽频直放站的使用、消灭天线挂高过高的基站、有效控制网内干扰。除电梯、停车场等容量需求较小且相对封闭的信号盲区外,原则上在城区不使用直放站作为信源。

在“设备选择要求及应用场景”中,文件中提到:多载波基站具有集成度、能耗低、建设投资小等优势,符合网络演进方向,在现网各种场景下均可采用。当2011年新建基站及老旧载频替换的基站的单站载频配置高于6个或本期配置6个且未来有扩容需求时,原则上应全部采用多载波基站。分布式基站可实现“BBU集中设置,RRU拉远覆盖”等功能,能有效降低机房和配套要求,节约建设投资。在2011年新建基站中,分布式基站的应用比例应不低于60%。对于老旧载频替换设备,各公司应优先采用分布式基站,在替换过程中如需新增站址,必须采用分布式基站。

已经开展集中化试点

其实,除了在GSM扩容中对新技术应用提出要求外,中国移动早已经展开了2G网络集中化的试点工作。吉林移动创新性地引入了C-RAN新型建站模式,基于2G网络部署了集中化基带池。据吉林移动网络部马力介绍,方案部署前,吉林移动组织技术项目组进行了专题分析,决定以农村为试点开展集中化项目试点工作。目前,利用分布式基站建设实施2G集中化,通过光纤直趋进行传输承载。已经覆盖了部分县城和县域周边的农村,项目的阶段性目标是选择传输环上的基站作为收敛的集中点,首先进行未成环基站集中收敛,在传输保护安全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尽量实现2G基站集中。

马力表示,3G技术在2G领域成功应用是我们实现2G集中化最主要的前提。2G集中化项目实现了预期效果,仅从节能降耗角度分析,在基站主设备方面,单站按4500元估算,五县域替换1470站,节省电费约为662万元;考虑空调耗电,五县域拆除358台空调,节省电费约为304万元。

光纤资源紧张是制约

针对在网络集中化中遇到的问题,马力表示,吉林移动在实践中遇到两个问题:第一,BBU集中在哪里;第二,集中化后的传输问题。目前,吉林移动正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试验。

BBU的集中需要对光线提出新的需求,马力表示,以一个环上有十个基站作为例子,传统基站大概需要30芯,3G基站需要90芯,LTE基站需要150芯。BBU作为集中点与传统宏基站的光线需求差异很大。集中化对于光纤的需求非常大。

另外,光纤直驱的最大距离40公里,也会制约集中化进一步实现。目前,2G集中化试点区域主要是县域及广大农村,对于小于40公里传输管网还是比较少的。集中化与传输短期形成了矛盾。马力表示,长期来看,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此前,中国移动研究院C-RAN项目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引入C-RAN需要部署更多光纤,并采用创新的波分传输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