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P2P技术的下一个路口(2)
新技术促进P2P的应用发展
P2P网络因为其去中心化的特性以及泛洪广播的技术机制,使得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新的网络架构的实施,P2P应用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也在逐渐的得到改善和解决。
IPV6的应用将促进P2P的发展。IPV6 把IP地址由32位增加到128位,从而能够支持更大的地址空间,增加了P2P网络可用的节点数。IPV6 地址的编码采用类似于CIDR的分层分级结构,如同电话号码。简化了路由,加快了路由处理速度。自然也就加快了P2P网络中每个节点之间的查询和传输速度。使用IPV6的节点之间,不再需要NAT技术。在IPV4阶段,为了解决IP地址资源不够的问题,产生了NAT技术。借助于NAT技术,私有(保留)地址的“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时,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这种IP地址转换技术,使得很多的P2P网络无法大规模应用。因为对于一个内网的节点来说,其他节点根本无法直接连接到它。随着IPV6的应用普及,NAT技术将会逐渐被取代。此外,在 IPv6 中还加入了关于身份验证、数据一致性和保密性的内容。这对解决P2P的安全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许多P2P应用程序同时运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所以它对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都要占用,而且很多P2P应用使用了泛洪式的查询技术,这就会导致大量的广播消息充斥整个网络,增加网络流量。因此,P2P的应用都面临着严重的带宽占用问题。2月16日,中国电信在北京宣布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计划在3-5年内使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在目前2-4M的基础上,跃升10倍以上。电信运营商的全面网络升级,给需要大量带宽的P2P应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移动DSN架构的实施也将推进P2P的进程。移动互联网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流量快速增长的难题。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增速远远超过无线带宽的增长速度,给移动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引入基于P2P技术的分布式体系的新的移动互联网架构。中国移动的DSN架构就是这样一个体系架构。自2008年11月DSN技术白皮书发布以来,中国移动研究院将于今年4月再次发布DSN2.0技术白皮书,而在DSN2.0中,将进一步明晰分布式业务网络的技术架构和具体实施规范。随着DSN2.0技术白皮书的发布,分布式P2P技术构建移动互联网架构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